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遂川:當紅土地上的致富能手

2025年07月17日15:12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新江鄉森林覆蓋面積廣,山場多,其中以紅心杉木最為出名,是“五統一分”林權改革示范鄉鎮。

清晨五點,第一縷曙光照在臉頰,趁著天涼溫度低,紫外線不算強,金溪村村民肖梅鳳就步行上山“斬嶺”(給杉木除雜草)了。她身著長衣褲,腳蹬解放鞋,頭戴大草帽,粗糙的手拿著砍刀,背上水和干糧。

肖梅鳳能吃苦,冬春造林“斬嶺”,夏秋伐木,每年,這樣的日子佔了一大半。她今年65歲,丈夫大3歲,身體健康,兩兒子都在外務工,條件在村裡屬中上,本可不用這般勞累,但她幾十年如一日,一直這麼勤快,她說:“我閑不住,上山勞動成了習慣,一閑下來總覺得不舒服。”

造林、“斬嶺”工資150元/天,伐木200元/天,一年下來,肖梅鳳可掙3-4萬多元。她說:“現在行情低了,二十年前,杉木市場更好,收購價格更貴,工資也更高,不過,也挺滿意。”

以挖杉樹蔸之舉,走勤勞致富之路。

在橫石村,有家叫“遂川縣宏大香料有限公司”的企業,將原來隻用來當柴燒的杉樹蔸粉碎壓榨,通過蒸餾提煉,制成精油和香水,銷售到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大大提升了附加值。

公司年營收達一千萬元,需大量收購當地紅心杉的干燥樹蔸,這樣一來,就給當地農民提供了勤勞致富的機會——從土裡挖樹蔸,其中獲益最大還是小湖村村民劉幫升。

劉幫升買了一輛三輪車,可直接開到山腳下。每當挖樹蔸時,全家出動。靠著吃苦耐勞,2024年,僅此一項就掙了15萬余元。他說:“完全是體力活,很辛苦,不過,勤勞致富心裡踏實。”

以竹蓀菌菇之名,蹚產業發展之路。

提起橫石村吳奕銀,很少有新江人不知道,那可是有名的種菌“大王”,是非常勤快的“鐵人”,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每天都呆在竹蓀和羊肚菌基地干活。

最開始時,由於缺乏技術和經驗,產量很低,2018年時,一場暴雨造成的洪澇,更是讓吳奕銀血本無歸。他沒有氣餒,努力想辦法,四處奔走爭取扶助,他說:“鄉村兩級很關心,挂片領導知道后,幫忙在農商行爭取了無息貸款﹔農技站人員來傳授種植技術,細心講解注意事項﹔鄉村振興辦爭取產業獎補政策﹔村裡出面協調爭取了更有利於排水的田地。”

2025年,吳奕銀種植了30畝竹蓀和50畝羊肚菌,收入達60多萬元。

青山無言,見証汗水滴落﹔沃野有情,回饋勤勞耕耘。肖梅鳳、劉幫升、吳奕銀身上,無不印証著“人勤地生金”朴素道理。他們以大地為紙,以汗水為墨,繪就個人奮斗與社會發展進步“同頻共振”的致富畫卷。

由勤勞鑄就的財富,不僅是物質豐盈,更是精神滿足,它昭示著:只要肯奮斗、能吃苦、善創新,希望的田野上,必將結出更加豐碩的共富之果!(謝南燕、廖長源、劉祖剛)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