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讓世界看見江西

2025年07月19日08:23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江西站在了世界的聚光燈下。

  2025年“一帶一路”記者組織論壇今天在贛州開幕。論壇前夕,主題採風活動緊鑼密鼓地開展,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記者組織負責人和媒體代表行走贛鄱大地,聚焦中國式現代化江西實踐,用眼睛觀察、用耳朵傾聽、用腳步丈量,打破信息繭房,消除認知藩籬,沉浸式感知江西、感知中國。

  江西讓世界看見了什麼?

  一家企業,“讓中國芯點亮世界”——晶能光電憑借“硬核技術”走向全球市場,為世界帶去更綠色的照明方案。這背后,是江西對“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的深刻認識。

  一片葉子,“長”成鄉村振興的“金葉子”——上猶縣梅水鄉園村村以茶興旅、融合發展,實現“一葉興一業,茶香富山鄉”。這背后,是江西對“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的不懈追求。

  一場演出,留住記憶傳承文脈——《尋夢牡丹亭》實景演出讓400年前的戲曲名篇煥發新活力,帶“火”一條街、激活一座城。這背后,是江西對“既要物質富足、也要精神富有”的篤定。

  一群美麗精靈,悠游自在地與市民為鄰——南昌市艾溪湖濕地公園生活著上百種鳥類,為城市增添了不少野趣與詩意。這背后,是江西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堅守。

  一個內陸開放口岸,物流輻射中亞、歐洲國家的150多個城市——贛州國際陸港,中歐班列滿載“江西造”,呼嘯駛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這背后,是江西秉持合作共贏理念拓展“朋友圈”,努力建設“一帶一路”內陸腹地重要支撐的生動實踐。

  這些細節滿滿、熱氣騰騰的故事,是外媒嘉賓讀懂江西的好視角,也是世界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的好視角。推開江西這扇“窗”,“舉目山河新,人間煙火盛”的圖景裡,映照的是中國之道、中國之治、中國之美。

  現代化是世界發展的歷史潮流,實現現代化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向往,本次論壇的主題也是“新聞力量·文明對話·推動世界現代化”。而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各國可以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也可以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機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將為世界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

  江西作為內陸省份,既不靠海,也不沿邊,正是共建“一帶一路”讓我們迎來了全新的開放機遇。“一帶一路”的江西故事,也值得被世界看見和了解。

  共建“一帶一路”帶來了什麼?在當地民眾心中,答案很實在,也很溫暖。在馬達加斯加馬哈扎扎鎮,它是村民們津津樂道、江西援建的“雞蛋路”,大大降低了雞蛋在路途運輸過程中的破損率﹔在贊比亞,它是人們眼中的“幸福井”,900多眼由江西一家企業援建的水井,助力30余萬人擺脫了缺水困境……一個個“小而美”“惠而實”的民生工程,幫助當地民眾解決了燃眉之急、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增進了共建國家的民生福祉。

  截至2024年6月,江西累計在全球承建的公路裡程超過1萬公裡、橋梁152座、機場6個、電站62座、大壩66座、醫院37所、學校82所、水井1.38萬口,其中許多項目成為東道國的標志性工程,“江西路”“江西橋”“江西壩”“江西井”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在共建“一帶一路”這幅壯美的工筆畫上留下了深深的江西印跡。

  從當下眺望未來,江西理應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多助力、多探路、多破題。

  比如,本次論壇會授牌“一帶一路”記者驛站,這既是對江西促進共建“一帶一路”交流合作的肯定,更是對江西未來在國際傳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深切期許。我們要用好這個與世界對話的新窗口,讓更多的國際友人通過這一平台看見江西、讀懂江西,看見中國、讀懂中國,尤其要讀懂中國與世界風雨同舟的篤定,讀懂共建“一帶一路”具有的廣闊發展前景,讀懂“大道不孤,眾行致遠”。(余 霞)

(責編:毛思遠、鄒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