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扳手”擰開幸福門
——江西吉水縣黨建引領老舊小區“逆生長”紀實

夏日的晨光洒進吉水縣沁樟花園小區,嶄新的柏油路旁,老人推著嬰兒車散步,孩童在健身區嬉戲。居民劉志平感嘆:“半年前他腳下曾是一條雨季必淹的‘沼澤路’。”
在吉水,已經改造完的老舊小區正經歷“逆生長”。斑駁樓道刷新、雜亂管線入地、廢棄角落變球場……一場黨建引領的改造行動如火如荼。
民呼我應 “紅色先鋒”下沉一線聽訴即辦
老舊小區改造,千頭萬緒,改什麼、怎麼改,居民最有發言權。吉水將“聽民聲、解民憂”作為破題關鍵。
“以前污水沒過腳踝,雨水管漏水,味道難聞,誰不憋氣?”沁樟花園居民劉志平的回憶道出了老舊小區居民的普遍困境:地勢低窪、管網老舊、設施匱乏,雨天即成“水鄉澤國”。
面對群眾急難愁盼,吉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部署、靠前指揮。縣住建局聯合屬地單位迅速組建黨員干部“紅色先鋒隊”,深入沁樟花園、石陽小區等20多個重點小區開展“地毯式”入戶走訪。
“家裡屋頂還漏雨嗎?”“化糞池最近有沒有堵?”“您覺得小區最急需改什麼?”……沒有客套寒暄,隻有掏心窩子的關切。在沁樟花園、石陽小區、城市花園等20多個重點小區,“地毯式”入戶走訪火熱開展。黨員干部們逐戶聽訴求、記問題、拉家常。居民們敞開心扉、踴躍建言,一本本“民情日記”,記滿了居民的“煩心事”“揪心事”。
“群眾的呼聲就是行動的號角!”縣住建局負責人強調。針對排查出的化糞池外溢、屋頂漏水、管網堵塞等“燃眉之急”,建立了“訴到速辦”快速響應機制。黨員干部帶頭認領難題,協調資源,督促施工。在石陽小區,居民張平仁反映化糞池堵塞異味嚴重。問題上報后,施工隊僅用一周便完成清淤疏通。“真沒想到這麼快!化糞池通了,心裡那口悶氣也順了。”張平仁激動點贊。這正是吉水縣“入戶聽訴 訴到速辦”機制落地見效的生動縮影。群眾從反映問題到看到解決的快速響應,讓“紅色扳手”擰開的不僅是堵塞的管道,更是居民的心結。
精准發力 “三張清單”靶向破解民生痛點
老舊小區改造點多面廣,如何確保資金用在刀刃上、成效最大化?吉水縣創新“三張清單”工作法,實現了從“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轉變。
“‘改哪裡’‘改什麼’‘怎麼改’,必須精准聚焦居民最關心的問題。”縣住房和城鄉建設服務中心主任劉熙江強調。通過對入戶信息的系統梳理,吉水縣創新制定“應急清單”“民生清單”和“提升清單”。
“應急清單”直指安全“痛點”:化糞池堵塞、危舊管線漏電、牆體脫落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問題,列為優先級,火速解決,守住安全底線。
“民生清單”聚焦生活“難點”:水電氣管網老化跑冒滴漏、道路坑窪積水、照明不足、缺乏活動空間等影響日常的“老大難”,是改造重中之重,著力改善基本居住條件。
“提升清單”著眼品質“提升點”:在解決基本問題后,統籌考慮綠化美化、停車位增設、適老化適兒化改造、文化營造等,提升整體環境和生活品質,讓居民從“住得安”邁向“住得好”。
在文峰社區石陽小區,施工嚴格對應清單問題。“我們根據小區‘體檢報告’,精准‘開方’,靶向‘治療’。”縣住建局項目建設服務站站長劉發苟介紹。改造全過程尊重居民意見:方案公示、居民代表監督、施工中隨時溝通調整。“怎麼改,老百姓說了算!”已成共識。
改造非住建部門“獨角戲”,而是多方聯動“協奏曲”。縣住建局牽頭,聯動城管、社區、水電氣網等單位,形成合力。壓實建設、施工、監理責任,定期協調,加強巡查,嚴把材料、工藝、質量、安全關,確保工程經得起時間和群眾檢驗,打造真正的“民心工程”“放心工程”。
蝶變新生 “幸福家園”繪就民生溫暖底色
一把“紅色扳手”精准發力,吉水縣老舊小區正經歷脫胎換骨的蝶變。走進改造后的小區,斑駁牆面煥然一新,坑窪泥路變身平整透水磚,淤塞多年的管網徹底疏通,“蜘蛛網”空中管線入地歸廊。垃圾死角消失,新增停車位、路燈及健身設施旁,居民歡聲笑語不斷。
“變化太大了!現在晚上亮堂堂,散步跳舞的人多了,新乒乓球台讓我們老伙計天天能‘切磋’!”城市花園居民潘招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基礎設施完善與生活品質提升,讓居民幸福感看得見、摸得著。
截至目前,吉水縣通過“入戶聽訴”收集的22個突出問題中,19個已高標准完成整改,剩余3個穩步推進。排查出的10個存在管道隱患小區也已全面啟動修復。
吉水縣清醒認識到,改好更要管好。屬地鄉鎮正積極推動成立業委會,引進物業或探索社區托管、居民自治模式。同時加大宣傳,提升居民“主人翁”意識,引導自覺維護改造成果。縣委、縣政府計劃啟動改造“回頭看”評估成效,嚴把新建項目質量關。縣城管局配備應急設備,建立快速響應機制,確保居民急難愁盼“小事不出社區”。
從“憂居”到“優居”,吉水用為民服務的“紅色扳手”,既疏通了困擾居民的“地下堵點”,更暢通了黨群“連心橋”。該縣將持續緊盯民生痛點,聚焦改造后半篇文章,以黨建引領常態化、物業管理精細化、群眾參與制度化支撐長效管理,確保改造成果持久惠民,讓民心工程持續溫暖千家萬戶。(尹子怡、歐陽詩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