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脊梁”更加堅挺
——江西省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綜述
工業穩則經濟穩,工業強則江西強。
今年前8個月,江西工業生產實現較快增長,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勢良好,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1%、11.8%。
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規劃謀篇的時間節點,今年以來江西堅定不移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抓住一切有利時機、用好一切政策舉措、挖掘一切潛力資源,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深化落實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全省推進新型工業化展現了新氣象、邁上了新台階。
量質齊升 動能澎湃
9月3日,贛鋒鋰電(南昌)鋰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首個建筑——倒班樓順利封頂,較原計劃提前2個月完成。
“按照規劃,核心生產車間M2廠房將於今年12月實現封頂,計劃2026年7月具備投產條件。”項目經理趙敏城介紹,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10GWh新型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集成及日產40萬支消費類鋰電池的生產能力。這將進一步壯大和完善區域新能源產業鏈。
贛鋒鋰電(南昌)鋰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的火熱建設,正是江西工業發展強勁勢頭的縮影。
看總量——前8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我省持續打好穩增長政策組合拳,用好“兩新”加力擴圍政策機遇,充分激發內需潛力,助推工業持續增長。
看項目——前8個月,工業投資同比增長8.5%,工業“壓艙石”作用愈發凸顯。兆馳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120億元的未來顯示、AI智能終端及芯片等4個項目落戶南昌高新區﹔總投資106億元的九江石化年產150萬噸芳烴及煉油配套改造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年初正式投產的景旺電子(贛州)信豐高多層PCB智能制造項目,產值有望突破10億元……
看產業——電子信息、有色金屬、裝備制造產業快速增長,撐起“半邊天”,航空、鋰電、食品產業穩健前行﹔集群發展提質增效,集成化政策、梯次化培育、動態化管理、專業化治理的“組合拳”持續發力,新增2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3個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118個省級產業集群中有104個營業收入過百億元,產業集群成為工業發展的主要載體。
我省工業高質量發展步伐鏗鏘,用“穩當當”的工業底盤,撐起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梁。
向“新”而行 產業躍升
今年7月,贛州好朋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全球首創的“光子系列智能選礦設備”,獲得來自哈薩克斯坦國家戰略礦產運營商沙爾基亞鋅業的大額訂單。“項目將建成年處理600萬噸礦石的智能工廠,為全球復雜礦種分選樹立新范式。”公司董事長何鵬宇說。
這是江西加快制造業高端化發展的生動寫照。今年前8個月,全省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為34.4%、22.7%。全省累計培育27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優質企業梯隊持續壯大。
以創新作為新型工業化的核心驅動力,“江西制造”正加速奔向“江西創造”。
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量產4微米高抗拉電解銅箔,打破國外壟斷﹔江西寶順昌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特種材料突破國外技術封鎖,且性能優於進口產品﹔江西巨浪壓縮機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無油水潤滑空壓機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傳統制造業加快綠色轉型……
今年以來,江西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台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方案,鼓勵鏈主企業、開發區因地制宜建設制造業中試平台,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一批“江西造”“江西研”重大創新成果亮相,成為江西重點領域不斷突破、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的生動寫照。
數字賦能 提質增效
在位於井岡山經開區的江西威爾高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吉安市木林森實業有限公司的上游供應商。數字化轉型讓威爾高可以及時關注到木林森每批次訂單的物料採購需求、生產計劃、交付節點,從而精准匹配做好排產和備貨,訂單響應速度提升30%以上。
為更好地推動產業鏈數字化轉型,井岡山經開區將園區內230多家企業按產業鏈分組,推動“鏈上轉”。“以電子信息產業鏈為例,龍頭企業木林森搭建協同平台,打通了研發、生產、供應鏈、物流、用戶等各個環節,帶動60多家配套企業接入平台,實現了數據互通,產業鏈整體交貨周期縮短35%。”井岡山經開區經發局副局長曾文杰告訴記者,下一步,該經開區將繼續推動“鏈上轉”。圍繞電子信息首位產業,引導中小企業低成本、高標准接入相關的產業鏈協同平台,以集群協同讓數字化轉型更好地落地見效。
數字化轉型跑出“加速度”,已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動能。目前,全省1.7萬家企業完成入企診斷,1.2萬家企業實施改造,1265個重點項目實現“提檔升級”,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整體結構由“金字塔型”邁向“橄欖型”。
2025年是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一年。我省還將持續強化政策供給,開展數字化供應鏈貫標、“數字工信”平台部省共建試點﹔分行業打造示范梯隊,累計培育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7家、卓越級智能工廠18家、5G工廠70家,帶動中小企業從“要我轉”變為“我要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