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老區煥發新活力

——看吉安以紅色基因賦能高質量發展

2025年09月17日11:46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秋日的吉安,斑斕如畫,生機勃勃,美不勝收。這片浸潤著紅色記憶的土地,正以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為指引,將紅色基因融入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的血脈,以打好“十大攻堅戰”為抓手,在傳承中創新,在奮斗中崛起,奏響新時代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激昂樂章。

紅色傳承鑄魂:激活發展“紅色引擎”

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一批新黨員面向黨旗庄嚴宣誓,錚錚誓言回蕩在青山之間。這樣的紅色教育場景,在吉安早已成為常態。作為井岡山精神的發源地,吉安始終把紅色基因傳承作為“頭等大事”,將其納入“十大攻堅戰”中的紅色文化保護傳承攻堅行動,以高標准、實舉措構建起全域覆蓋、立體多元的傳承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在資源保護上,吉安堅持“修舊如舊、活化利用”。全市 834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全部列入保護名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井岡山片區保護規劃》穩步推進,井岡山南山火炬廣場、永新三灣改編舊址等一批紅色遺址完成提升改造。

走進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數字化展陳讓歷史“活”了起來 ——通過VR技術,游客可“沉浸式”體驗井岡山斗爭場景﹔基於區塊鏈技術發行的“井岡山精神代代傳”紅色數字藏品,吸引百萬網友收藏,讓紅色文化突破時空界限。截至目前,吉安已建成3個國家級、17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年均開展紅色教育活動超2000場,接待紅色培訓學員超50萬人次,“井岡紅培”成為全國紅色培訓領域的亮眼品牌。

在井岡山精神傳播上,吉安創新形式、拓寬渠道。電影《三灣改編》票房突破5400萬元,《井岡星火》在全國院線公映﹔紅色採茶戲《有鹽同咸》、舞台劇《我的紅軍哥》將革命故事搬上舞台,讓觀眾在藝術熏陶中感悟初心﹔“萬山紅遍唱井岡” 抖音挑戰賽吸引2.3億人次參與,《映山紅》的旋律在全網傳唱。此外,吉安還組建了以黨政領導、革命后代、專家學者為骨干的井岡山精神宣講團,深入基層開展宣講1300余場,編寫出版《井岡山革命故事》等讀本32萬冊,讓紅色故事走進千家萬戶,讓井岡山精神成為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精神羅盤”。

產業升級賦能:點燃經濟“增長引擎”

“從簽約到動工僅用18天,這樣的‘吉安速度’讓我們充滿信心!”在吉安高新區鳳凰園區,江西英泰格瑞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的廠房建設正酣,公司副總裁粟丹對當地營商環境贊不絕口。依托紅色基因凝聚的奮斗力量,吉安以“培育壯大千億產業集群攻堅戰”中產業高質量發展攻堅、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為突破口,聚焦“芯光屏板智網” 首位產業,打好產業升級“組合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電子信息產業是吉安的“千億支柱”。全建立全域協同招商體系,引進江西上特科技等龍頭企業,補齊半導體功率芯片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形成從硅片到終端產品的完整產業鏈。2024年,吉安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營收達2033億元,同比增長12.3%,“亞洲硅都”遂川、“顯示之都”吉安高新區等產業集群效應日益凸顯。與此同時,吉安還大力推進農業品牌化發展,“井岡山”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走出國門,井岡蜜柚、翠冠梨等數百款農產品出口至美國、法國等,年銷售額突破120億元,帶動50多萬農戶增收,平均溢價達21.8%。

紅色旅游融合發展,成為吉安經濟的新增長點。全市共打造 23個國家級紅色旅游景區、39個紅色鄉村旅游點,推動井岡山、永新、遂川紅色旅游一體化發展,構建“大井岡紅色旅游圈”。在井岡山,“隴門客棧”“耕雲·紅夢源”等精品民宿成為游客打卡地,22個民宿點提供床位6000余張﹔“紅軍的一天”體驗項目讓游客沉浸式感受革命歲月,帶動周邊貧困村年均增收2.3萬元。數據顯示,吉安全市接待游客7333.3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67.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31%和9.01%,紅色旅游正從“單一觀光”向“研學體驗、休閑度假”多元業態轉變。

民生改善暖心:筑牢幸福 “民生底色”

“以前小區路面坑窪,現在不僅修好了路,還多了健身器材,住得越來越舒心了!”在吉安市吉州區永叔街道,居民王大爺看著改造后的老舊小區,臉上滿是笑容。吉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紅色基因中“為民服務”的初心轉化為民生實事,以“做強做旺中心城區攻堅戰”和“重點民生品質提升攻堅戰”中的城市更新攻堅、鄉村振興攻堅、教育醫療提升攻堅為載體,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

城市功能品質持續提升。吉安推進“兩吉融城、八區協同”,加快吉安縣、吉水縣融入中心城區步伐,2024年中心城區新增人口2.7萬人。同時,還大力實施城市更新,改造利用閑置地塊88宗,新增停車位5200多個,建成一批“口袋公園+微商業”“社區廣場+健身場所”,讓居民“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在教育醫療領域,吉安組建10個教育集團,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布局,中心城區各級各類學校新增區外學生超9000 名﹔市中心人民醫院實行“一院兩區”模式,市域內就診率達 90%以上,群眾“上學難、看病遠”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鄉村振興成色更足。吉安深入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373家民營企業結對幫扶各村,返鄉創業人員返鄉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48個,輻射帶動339個村受益。吉安還創新“經營主體+基地+農戶”“三社一貸”等模式,去年建成扶持產業基地1981個,帶動脫貧戶和監測對象2.26萬戶。同時,吉安在全省率先全覆蓋組建市縣“兩山”公司,收儲生態資源總價值720億元,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讓鄉村既有“顏值”又有“產值”,吉安先后獲評全省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優秀等次、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考核優秀等次。

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力量,打好“十大攻堅戰”,在高質量發展中書寫新篇。如今的吉安,紅色文化深入人心,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民生福祉不斷增進。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革命老區,正以“作示范、勇爭先”的昂揚姿態,朝著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奮勇前行,讓井岡山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