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渠活水”引来财源滚滚

——南昌市新建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2020年06月16日07:16  来源:江西日报
 

  生活污水处置,一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短板,由于污水处理滞后,环境“脏乱差”困扰着乡村发展。而在南昌市新建区有31个行政村的44个村民小组,试点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实现了生活污水清洁化管控、无害化处理,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留下了“清渠活水”。

  补齐短板 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新建区在农村试点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终端,是源于现实问题的倒逼。据了解,2015年新建撤县设区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黑臭水体治理,准备以崭新姿态融入南昌主城区。然而,在黑臭水体治理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不达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新建区试点在农村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并将其列入当年10项民生实事项目。记者了解到,去年新建区原本计划建设48个生活污水处理终端,最终调整建设44个生活污水处理终端,今年计划再建设71个。

  新建区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胡星介绍说:“生活污水处理终端根据各村民小组特点,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有条件的自然村对生活污水进行纯天然化处理,没有门塘的则采用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技术等展开治理。”

  目前,已建成的44个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出水均实现了干净无异味。

  层层“过关” 改善水质达标排放

  大塘坪乡溪头村贾家村民小组是新建区一个偏远的自然村,紧靠赣江。此前,村民的生活污水通过蚂蚁渠直接排放到赣江。现在,村里每天产生的5.7吨生活污水,要经过3次技术处理方可排放。

  在技术处理的第一个关口,记者看到进水发黑,水面上还漂浮着油污。“这个进水就是以前的门塘模样,没有处理之前,甚至比这水还黑还臭。”溪头村干部贾惟尧告诉记者,村民们一直想治理,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去年7月,新建区出资50多万元,帮助贾家村民小组实现了这一愿望,“这真的是一个为农村百姓着想的民生工程,政府出钱,老百姓受益。”村民贾国保一说到这件事,就会竖起大拇指。现在,贾家村民小组的生活污水引流管道已经铺设到每家每户,收集化粪池出水、洗涤废水以及餐厨废水,然后集中统一到门塘进行微生态活水接触氧化生态塘技术处理:过滤、吸附、沉淀、微生物分解、植物吸收等过程,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排出的水再也不会污染赣江。

  据了解,已建成的44个生活污水处理终端以及71个在建生活污水处理终端,超七成坐落在环鄱阳湖区域,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治理好农村生活污水,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建设好,还要管理好。除了先期投资建设费用,每个试点村每年投入2万元安排专人进行维护,出水达到了我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杜胡星解释道,“等全面铺开以后,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对赣江新建段、湖区水质的改善效果就会显现。”

  优美环境 促进乡村振兴

  记者调查中发现,生活污水排放达标后,村民们已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惠民工程中得到了实惠。“治理前,院子周围污水横流,夏天臭气熏天,蚊子特别多。”溪霞镇仙里村上屋村民小组熊振宙骄傲地说,“现在,这样脏乱的现象看不到了,你看,房前屋后多么干净整洁。”

  只有38户的上屋村民小组,近年来相继实施了生态修复、花海打造和村级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等工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吸引了许多游客。过去,生活污水直排至沟渠,时间长了就臭气熏天。游客在周边游玩之后,不愿意到村里的农家乐来吃饭。实施生活污水生态治理之后,游客愿意进村吃个饭歇个脚,熊振宙每到周末能赚上千元。

  无独有偶,溪霞镇仙里村新支村民小组生活污水治理后,多年的死水潭成为村中一景。在北京创业20多年的张飞,去年回到了溪霞镇,在新支村民小组办起了忘忧村民宿。“四周有山有水,每到周末,需要提前一周预订房间。最高峰时六辆大巴车载客来观光,甚至吸引了外宾,我们还专门聘请了一名英语翻译。”张飞告诉记者,自己回乡创业“投资选对了地方”。

  张飞因生活污水治理好而来,而新支村民小组因张飞的到来,经济活跃起来。张飞的民宿规模越做越大,仙里村委会将原本空置的老房子,整体打包租赁给张飞办民宿,租金与村民按比例分成。溪霞镇负责人感叹道:“我们以污水治理为重点,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打造了乡村旅游精品村,吸引了游客消费和客商投资,村民致富有了新途径。”(余红举)

(责编:邱烨、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