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共青城市位于鄱阳湖湖区范围,7月以来防汛形势严峻,当地众多干部群众投入到了防汛抗洪工作中。陈平是当地抗洪抢险队伍中一名持证潜水员,担任着大堤水下查险排险的重要任务,参加防汛工作以来,他平均每天要进行2次下水作业,在7月11日的一次水下堵管涌的抢险中,他食指被夹断,中指也受了伤。
7月15日上午,记者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见到了陈平,他已经接受完了手术正在住院观察,说起7月11日的管涌抢险,他还记忆犹新。“应该是五点多钟,接到电话说这边,大王庙这个地方出现了这个情况,出现了排污水的倒灌。”陈平说。
接到险情通知后,陈平和他所在的共青城市蓝天救援的队5名队员一起,携带橡皮艇、潜水装备、水下声呐探测仪等设备赶赴抢险现场,到达现场后,陈平穿上装备就潜入水底查看和处理险情。陈平说:“第一次下水没有找到位置,第二次下水我就找到了位置,一个管子(涵管)它的闸口是侧面的盖子,盖子可能翘起来一点,盖子四周进水。”原来,在共青联圩大王庙段圩堤背水面有一个80公分的排水管道,管道盖被杂物顶开了一些缝隙,导致河水倒灌。“我就把铁盖子拉起来盖上,等于是把盖子一拉起来,它的吸力很大,一下子砸下去了,当时就砸到我的手,我就立马在下面处理了分把两分钟,把下面的情况处理完之后就上来了。”陈平说。
陈平上岸后的第一句话就是,“管涌堵住了”,说完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手指严重受伤。当地政府立即协调联系了本地医院,在得知无法手术后,随即把陈平转送到南昌的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生章胜涛说:“他是食指的不全离断,中指是甲床损毁伤,我们当晚就给他做了急诊手术。现在病人情况还可以,至少是这个手能保得住,以后功能的话要进行锻炼,影响应该不大。”
手指能保住,陈平和家人、队友都松了一口气。今年42岁的他,平时经营一家小店,2018年参与组建了共青城市蓝天救援队,2019年为了完善队里水下救援的空白,自费考取了潜水资格证。今年7月7日开始,他便暂停了小店的营业,参与到防汛工作中,成了共青城多座大堤的“水下医生”。从7月8日至11日4天时间,陈平就参与水下抢险作业8次。陈平说:“有的时候你不下到水里面去,根本是处理不了的,很多东西就是必须下去以后才能知道下面的情况,才能知道怎么样做,怎么样处理。就跟医生看病一样的,肯定是对症下药,我们下去之后掌握了这个情况,就知道怎样的去把问题给解决掉,有的问题是你不下去解决不了的。”
每次下水,陈平需要背负50斤左右的氧气瓶等潜水设备,而且常常要多次上下水,对体力有很大的要求,还要面对水下漩涡和杂物缠绕的风险。抢险过程中,他会随时评估安全性,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但是,在11日晚上,意外还是发生了。“因为我已经到了这个险情的地方,找到了它我想在下面把它处理完我再上来,就是说如果我放弃了这次处理,我上来了,可能我第二次我就下不去了,或者其他的原因我下不去,这个事情(险情)就没处理掉。”陈平说。
陈平受伤后,他的爱人袁英琴来到医院照顾,尽管之前她在老家永修开的幼儿园因当地圩堤溃堤受灾时,陈平坚守防汛一线没有回家抢险,袁英琴也没有埋怨。袁英琴告诉记者:“他很喜欢做这个事情的,义工方面或者蓝天救援队,我一直很支持他的,他喜欢做的事肯定要支持的,以后也还是要支持。” 陈平说:“我觉得做出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觉得我这一生我没有白活。对于我店里来说,少赚一点钱,少开一天店门无所谓,但是对于做公益这一块的事业,如果让我少出一次任务,可能我就心里不开心。”
现今,陈平已经脱离危险期转回共青城当地医院治疗,虽然不能坚守抗洪一线,但他仍然心系汛情,队里的每一次抢险救援,他都在心里为队友们加油鼓劲,也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加入到队伍中。(王飞 彭招峰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