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鑫,1969年出生于上犹县,现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04年起,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油画进修班、高研班学习。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和省市油画展览,其中油画作品《驿动的心》获“纪念孔子诞辰2557年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桔香系列》获江西省水彩水粉画展铜奖,《紫外线》《流行风》获首届中国美术教师作品年度优秀奖,《静物》获第二届青年色彩静物“风景写生作品大赛”二等奖,《待》获2014年当代古典油画艺术大赛一等奖。
作为一名来自乡村的油画家,陈远鑫决定通过自己的画笔,去描摹乡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让留守儿童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履行一名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艺术担当。从2008年起,陈远鑫多次回到老家上犹县石角屋场,与孩子们接触,细心观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抓住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瞬间,创作出了一个系列的留守儿童油画作品。他的留守儿童油画作品参加2008年中国实力派青年画家作品展(北京),引起了观众和有关专家的关注。
绘画是造型的艺术。如何将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平移至画布,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性的三维空间和物体形态,并通过这个情感与思想的载体,来展现人物的精神状态,传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是许多艺术家的追求。陈远鑫认为,只有奉行写实的风格,才能完美地将“现实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深刻、生动地表现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通过真实的力量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在创作中,虚实布局、明暗分配、色彩运用,他都尊从现实、崇尚自然。破裂的墙体、金色的火盆竹罩、竹罩之上凌乱的衣服,以及正厅门外静卧的南瓜,成了他的油画《玩枪》(见下图)的生活场景,而这种场景的真实性,让观者感到亲切与温暖。
色彩的运用是油画创作的重要技法。在留守儿童的系列作品中,陈远鑫运用的是古朴的色调。以古朴的色调来展现,能够恰如其分地还原乡村本来的色彩,营造留守儿童真实的生活场景。陈远鑫留守儿童系列作品正是运用这种古朴而冷暖相间的色调,明度恰好地渲染环境、描写人物,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油画人物的关键在于传神。他认为只有通过画出留守儿童最真、最深的情感,表现出他们略微的漠然,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那种对父母爱的渴望,方能引起人们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
眼睛是心灵之窗。陈远鑫善于通过对人物眼神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无论《暖冬》里黄衣儿、《玩枪》里的顽皮小子,还是《儿童》里的三个小伙伴,他们眼睛里都充满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掩饰不住他们内心的忧郁,那种对父爱母爱的渴望令人心碎。他们的眼神激活了人们的怜悯之心,使作品产生无比震撼的力量。
留守儿童系列作品多为描写人物的静态,少有的动态细节描写更是做到了让读者怦然心动。《我心飞翔》(见上图)是此系列作品的扛鼎之作,刻画的是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的乡村女教师折纸鹤的场景。对这幅画作的评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赵欣歌说:“画家有意把这位乡村教师折纸鹤的举动,放在一种对生命的期待和对命运无奈的背景下,以阳光从窗口照射特有的景象反映了岁月的沧桑,画面的气氛和感伤情调因此油然而生。”正是这种轻微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细节描写,把画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道具是燃情的火种。《玩枪》里的男孩,百无聊赖地玩弄着手中的仿真枪。此画通过一把枪反映了乡村儿童娱乐活动的单一,以及面对外乡人的惊慌与无措。在《纸风车》中,一位穿着碎花连衣裙的少女,右手握着一柄纸风车,破旧的纸风车与女孩落寞的表情浑然一体,一种沧桑的情绪似乎瞬间溢出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