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村”的老人们

2020年08月01日08:01  来源:江西日报
 

  这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村落,却被大家称为“麻风村”;这又是一个真实的村子,因为在这里生活的“村民”,已经把它当成自己的家。这里是大山深处的丰城市铁路镇杨坊村,它还有一个名字——丰城市皮肤病医院麻风敬老院。

  青山绿水掩映之下的“麻风村”里,九栋房屋错落有致,曲折的回廊连接其中,草木葱茏、幽静安详。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都患过麻风病,虽然已经康复,但留下了不同程度的残疾。平均75岁的年龄,让老人们经历了世事的沧桑,也感受了人情的冷暖。

  76岁的杨园子是“麻风村”收治的第一批病人。“13岁得这个病,我以为自己很快就会见板(死)了,没想到还活了这么久,活得这么好。”杨园子回忆说,他姐姐就是得麻风病去世的,才32岁。他被姐姐传染后,家里没钱治又害怕,只能把他赶出家门。病痛把他折磨得“面目可憎”,全身长满鲜红的斑疹,毛发脱落,肢体萎缩,身上出现瘤痂……他一路讨饭逃到南昌,被好心的医护人员收留,住进了省皮肤病医院。1960年,“麻风村”建好后转院到此,再也没有离开。

  麻风,是一种古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飞沫、接触的传播方式,曾让人“谈麻色变”。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救治麻风病人,全国建立了很多专门给麻风病人治疗和居住的“麻风村”,丰城市皮肤病医院麻风敬老院就是其中之一。

  “我在这住了60年,眼看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杨园子说,前几年,敬老院建了新房,每人一间,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还配备了卫生间和厨房。一日三餐,有专人做饭,大家想吃什么商量好了,直接让厨师做。老人们每人每月有220元伙食补贴,400元低保补贴,看病有免费医疗保险,平时有志愿者上门照顾,逢年过节还有人送温暖。去年,他用自己的低保金添置了一个新玩意——智能平板电视,老人连比带划地向我们推荐他最近正在听的京剧《杨门女将》。他笑着说:“年纪大了,还是喜欢听老戏,老戏好听。”

  熊新顺被送到“麻风村”时,只有25岁,不知不觉已经度过了56个年头。在这里,他不仅治好了病,还组建了家庭,现在已经见到第四代重孙了,尽享天伦。

  熊新顺在“麻风村”里拉扯大了3个孩子,连2个孙子也是在这长大的。满墙的奖状都是孙子从学校得来的,虽然已经发黄,但熊新顺还是贴着。说话间,小孙子的电话打了进来:“爷爷,你在干什么啊?”“我正接受记者采访呢。” 熊新顺得意地跟孙子聊着。他告诉我们,这个小孙子跟他感情特别深,虽然人在广东打工,可每天坚持给他打电话。曾经,他的儿子看到他的年龄越来越大,想接去城里住,可住了几天,他又搬了回来。他说:“这里就是我的家,还是在自己家住得舒服。”

  一阵铃响过后,又到了老人们的午饭时间,这天吃的是豆泡烧肉。73岁的袁生娣房间里,我们看到隔壁的杨园子也在,他正用残缺的两根手指,夹着勺子,一口一口地往她嘴里送饭,不时还擦擦嘴角的菜汤,一张一送间,让人感受到了什么是相濡以沫。

  袁生娣高血压中风、瘫痪在床已经15年,这15年里一直有病友在照顾她,未曾间断。之前照顾她的是罗金云老人,袁生娣瘫痪后,他经常上门安慰,还主动给她喂饭。2009年,罗金云因病去世,杨园子接过了照顾袁生娣的接力棒。因为手部有残疾,开始喂饭时勺子总是会掉,后来两人渐渐配合得默契起来。杨园子说:“我们在这都住了几十年了,跟亲人一样,帮她一把,是我的本分。”

  同病相怜、朝夕相处、感同身受,老人们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他们彼此成了最熟悉的“亲人”。

  在“麻风村”,常常能看到很多饱受命运摧残,仍然选择坚持、坚强的老人们。黄龙根已经79岁,末梢神经的坏死导致他的下肢经常流脓,每一次他都自己把脓清洗掉,包上纱布,套上鞋子,虽然已经没有脚,但还保持着应有的体面。85岁的金芳义手指全部萎缩,他每次吃饭就用一根橡皮筋,把勺子绑在残缺的手掌上,他说:“能不麻烦别人就不麻烦别人,自己来吧。”

  “老人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志愿者小李说,她曾因生活不如意想不开,金芳义老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她:“生活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坚持,总会好起来的。”小李被说动了,她打消了轻生的念头,选择了留下来,还成了一名照顾老人们的志愿者。

  除了病人,在“麻风村”里还有一位“老人”,他就是58岁的杜根发医生。学校毕业后,在人们的惊讶、惋惜和不解中,杜根发走进了“麻风村”,这一干就是39年。他告诉我们,“麻风村”最高峰时有300多位病人,后来发明了联合化疗法,治疗效果明显,加上疾病预防的深入,麻风病在这一区域被基本消灭。这几年,“麻风村”里的老人不断减少,只剩下25位,但老人们年龄普遍偏大,目前生活着最年长的已经84岁,胡银生老人94岁才去世。杜根发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医治他们的身体,还应该抚慰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安享晚年。”

  “麻风村”已经不是想象中的样子,这里有老人们乐观坚毅的生活态度,有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有病友间的扶持和鼓励,这里有属于他们的一种别样生活。

  记者手记

  走进“麻风村”采访,看到曾经的麻风病人,因为生病而留下的各种肢体残疾,心里着实吃惊,但随着交谈的深入,我们发现他们其实很普通、很亲切。从“最可怜的人”到安享晚年的人,这个昔日的“麻风村”成了幸福村、长寿村。悄然发生的变化中,不仅有麻风病人自己的坚韧和积极,还包含了全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随着时间的推移,“麻风村”这一特殊条件下的产物正在逐渐消退,困难群众得到的关心和帮助越来越多。(张天清 郑 颖)

(责编:邱烨、毛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