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牛书记帮助我们脱了贫,住上了新房子。”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小松镇迳里村村民李菊兰心奋地说。
李菊兰口中的牛书记,就是赣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于2018年年初派驻到迳里村的第一书记牛玉伟。
到任第一天,牛玉伟便到迳里村的贫困户家中走访。迳里村曾经是省级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为提升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方便村民生产生活,牛玉伟和扶贫工作队队员们认真摸排村里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问题,并协助村干部开展安居工程。
上报相关材料,申请专项资金,联系施工队伍……在赣州市局(公司)的支持下,牛玉伟和扶贫工作队队员们帮助迳里村修建了村级主干道、机耕道和水渠,安装了路灯,建起了烤房群等基础设施。
“以前是又窄又泥泞的土路,只能靠人背马驼运输烟叶;现在可以把三轮车开到田间地头采收烟叶,烟草公司为我们修的是‘致富路’!”迳里村党支部书记温祖银感叹道。
自2016年7月精准帮扶迳里村以来,赣州市局(公司)大力开展项目帮扶,至今已落实各类项目资金400余万元,夯实了迳里村的发展基础。
截至目前,在牛玉伟的帮助下,已有44户贫困户通过易地搬迁、保障房安置的方式住进了新房,实现住有所居。
牛玉伟除了带领村民巩固烟叶产业外,还引领贫困户发展白莲种植产业,促进贫困户增收。
“白莲浑身都是宝,煲汤、煮粥、做莲叶茶,甚至还能制成化妆品,附加值高,销路好得很。”温祖银说,去年全村贫困户种莲352亩,每亩毛收入5000元左右。
为了让迳里村进一步增强“造血”能力,牛玉伟和扶贫工作队队员们带领迳里村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建起蔬菜种植基地、茶树菇种植基地和生猪养殖基地。这些基地均采取贫困户入股分红形式。去年,贫困户依靠基地户均增收500元。
“这是一种可持续的增收模式,贫困户在获得分红的同时,还可以到基地打工获得每天100元左右的收入。”温祖银介绍说,基地建设也充实了村集体的钱袋,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4万元。
“改变贫困,首先要消除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牛玉伟说,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寻找合适的务工机会,是较为有效的脱贫途径。
“我帮你打听好了,县城鞋厂有比较适合你的岗位,还包食宿……”今年3月20日,牛玉伟到贫困户李平香家,为她送去就业信息。
2017年,赣州市局(公司)在迳里村投资建设了扶贫车间。“如今,我在扶贫车间打工,制作果盘、生产米粉,一个月有2500元的收入。”李菊兰笑着说。
56岁的温汀生曾被村民称为“懒汉”。为了改变他“等靠要”的思想,牛玉伟和村干部引导他担任村里的环境整治专员,每月有600元收入。在牛玉伟的帮助下,温汀生还主动养起了牛,去年靠卖牛就赚了两万元钱。“只有勤劳肯干才能摆脱贫困,这‘贫困帽’我再也不戴了。”指着墙上贴的《脱贫光荣证》,温汀生笑着说。
2019年,迳里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全村10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为了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脱贫户再返贫,牛玉伟选择继续坚守在迳里村。
“只要能帮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再辛苦我也愿意!”牛玉伟坚定地说。(杜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