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由赣州市文联、赣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热土丹青——刘世群画展”在赣州美术馆开展,共展出刘世群美术作品100多件。展期至8月28日。
刘世群,1944年出生,寻乌县人,系中国美协会员、赣州市美协名誉主席、赣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他1964年毕业于江西文化艺术学院美术系,受业于万昊、雷霆、梁邦楚、漆德琰、谢天锡等老师;1981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进修班,得靳尚谊、朱乃正、钱绍武、高冠华等名师亲炙。他擅长油画,并将西方油画技法融进中国画创作,也将中国画技法运用于油画创作,试图打破油画和国画的界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他修养全面,除了油画、国画外,水粉水彩画、素描、瓷画、雕塑、年画等画种也创作了不少佳作,这在本次画展中均有其中的代表作展示。
展出的这批作品,题材可划分为“赣南红色革命”和“客家民俗风情”两大类。生长于共和国摇篮的刘世群,一直以饱满的激情深爱着赣南这片红色热土,红色革命题材也成为他美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他从1969年创作油画《湘赣边界第一次党代会》、1975年创作参加过全国年画展的年画《吃水不忘挖井人》,到2020年7月,即本次画展举行前夕完成的油画 《红四军寻乌罗福嶂会议》,时间跨度50多年。
赣南红色革命题材,是美术创作的富矿,但创作的难度也很大。其难度之大,一是体现在人物的造型难,因为涉及毛泽东等众多伟人,当年人物照片现存极少,造型不准便是画作失败。二是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刘世群为了创作一件红色题材作品,往往多次深入乡村实地,深入调查研究,准确了解历史背景,核实作品中人物的细节,力求真实还原历史场景。因此,他创作的红色题材作品人物造型准确到位、生动形象,使观赏者过目不忘。刘世群创作的红色题材作品数量多,水平也高,其中不乏场面恢弘、给人震撼的巨作。笔者对刘世群赣南红色题材作品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于2009年长征出发75周年之际,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基座石雕组画创作的三幅线描作品《集结于都》《倾情奉献》《渡河出发》。
“对重大红色历史题材作品的宏观把控能力强,各种绘画技巧、艺术语言能够合理而娴熟地运用,这是刘世群老师最大的艺术特色。”赣州市美协主席白晓剑说。
刘世群另一类重要创作题材是客家民俗风情。他的出生地寻乌县三标乡长安村,是典型的客家村落。生于斯、长于斯,周围善良淳朴的客家人,家乡的山水草木、民俗风情,他都是那么的熟悉。赣南老家,有他最爱的亲人,处处都是他喜欢的风景。因此,他创作的客家人物,就像我们身边的邻居;他画的赣南山水,可能就是你小时候戏水或放牛的地方;他画的客家民俗,总是勾起无数客家人幸福的回忆……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封治国说:“刘世群老师的作品,体现了他对赣南这片热土的热爱,流露出一种赤子的情怀,因此深深打动了读者。”
艺术创作,必发乎情感。这正是刘世群成功的创作实践带给我们每一位艺术创作者的启示。(钟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