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临江镇列入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范围,由此,一场改革在这里拉开——

古府闯新路 充满喜和乐

2020年08月27日07:04  来源:江西日报
 

古色古香的临江镇府前街。记者 尹晓军摄

临江古府文化旅游体验中心。记者 尹晓军摄

府衙遗迹大观楼上悬挂的牌匾“临江府”,为解缙手书;苏东坡在这里的街巷留下了醉酒的传说。这里就是樟树市临江镇,因濒临赣江、袁河、萧江而得名。

厚重的历史文化,便利的交通条件,让古老的临江镇经济一直充满活力。2018年,临江镇脱颖而出,列入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范围。两年多来,临江镇以改革为契机,通过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地运用各项改革政策,使得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十足,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减少环节 服务效率高

樟树中药闻名遐迩,而枳壳又是樟树的道地药材之一。

8月24日,在临江镇庙前村此起彼伏的山丘上,成片的枳壳长势良好。庙前村紫麒中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紫麒憧憬着,等明年挂上果,这些树就进入了收获期。“500亩枳壳,一年净赚个十五六万元,不成问题。”孙紫麒摇着手中的草帽信心满满地说:“能有这么大的种植规模,得益于成立合作社,而能顺利成立合作社,又得益于镇里的点对点服务以及审批权下放。”

孙紫麒的经历,体现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农民息息相关。此前,孙紫麒种植了100亩枳壳,有心邀请几名志同道合的人,扩大种植面积,大干一番。就成立合作社的事,孙紫麒跑了几趟市里相关部门,但一回到村里,又不知从何下手,想法迟迟难以实现。

临江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成立合作社的审批权,由樟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放到临江分局。去年,孙紫麒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临江分局一问,没想到分局局长彭经华立刻来到庙前村蹲点,手把手教他建章立制,准备相关材料,按规范流程成立了合作社。

面对记者采访,孙紫麒感叹:“要是没有‘保姆式’的服务,合作社不可能这么快就成立起来。这样的改革,让我们农民创业的劲头更足了。”成立合作社后,孙紫麒申请到了30万元惠农贷款,顺利地进行了土地流转,扩大了种植面积。

像孙紫麒这样享受精准服务成立的合作社,临江镇已有18家。2019年7月,双洲村将扶贫资金“拢”在一起,成立了双洲村中药材种植合作社,29户贫困户依靠种植700亩中药材脱贫。双洲村党支部书记肖国如说:“受益于镇里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便捷地注册成立合作社,同时享受到相关部门的精准服务,村里的脱贫攻坚有了坚实保障。”

据了解,在被纳入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范围后,樟树市分三批向临江镇下放了153项县级权限,出台了优惠政策4项。

临江镇行政审批局负责人说:“过去,办一个证除了各站、办、所的章,还要盖樟树市职能部门的章。”而今,临江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16个窗口依次排开,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使用同一枚行政审批专用章。

对于群众来说,面对的办事窗口,从几十公里外的市,变成了家门口的镇乃至村,这种放权,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行政服务效率,也大大节约了群众的办事成本。

下放审批权 迸发新活力

镇还是那个镇,人还是那些人。进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临江镇发展的活力更足、动力更强。数据是最好的佐证:近三年来,临江镇财政收入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连续入选全国千强镇。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成为客商来临江安营扎寨的“吸睛点”。有福建客商正是看准这一时机,2019年入驻成立公司,投资1.35亿元在临江建设鼎鑫 新时代广场。这个项目集商业、住宅与农贸市场于一体。项目建成后,古镇将矗立起两栋31层的高楼,建成一个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大大提升城镇建设水平,改善商业业态。

“正是因为有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土地规划许可、用地许可、预售许可镇里就可以审批,只花了3个月的时间。否则,要去市里跑多个职能部门,没个一年半载恐怕办不好。”项目相关负责人黄季雨对改革后的审批效率感触很深。“之前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选择落户临江镇。我们看中了这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规模,但更看中的是这里正在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黄季雨直言:“项目开展一年多来,各项工作进展好于预期,投资选对了地方。”

通过改革,手中有了“权”,这也是临江镇招商打出的一张王牌。不过,从改革一开始,临江镇党委书记傅凌云就认为,有权不能任性。“有了权,责任也更大了。所有项目的审批环节一个不少,指标一个没降低,我们把权力更多地用在点对点进行项目对接上,目标更明确、服务更到位,协调更有效。”

“对优质项目,我们通过减免工程规费,吸引落户。不像以前,左一个报告右一个报告向上面申请,拖来拖去,煮熟的鸭子都飞了。”傅凌云说,“减少规费,短期看来是有损失,但从长远看,带来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讲通俗点就是‘放水养鱼’,让强镇更强。目前,已有多个项目达成协议,投资额达3.8亿元。”

通过此举,临江镇引进了江西古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打造了樟树市首家室内研学基地;还吸引投资,修复了万寿宫、清江户局、吟香书屋、师姑井等景点。如今,穿行于临江镇古色古香街巷的游人,每年近10万人。2018年底,临江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游临江古府”成为樟树市对外宣传的又一张名片。

惠及百姓 充满喜和乐

经济发达镇,大多数也是人口大镇,临江镇也不例外,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总和超过10万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落脚点,还是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眼看主管道即将建成,9月底就将用上天然气,临江镇的居民们喜上眉梢:“真没想到,在乡镇也能用上管道天然气。”一个非城关镇能通上天然气,这在全省都不多见。谈到为何来临江镇投资5000多万元,江西瀚蓝达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金龙的话很直白:“企业投资就是为了赚钱,不赚钱谁会投资?”

“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临江镇经济实力以及人口吸纳能力更强了,有了人口红利,企业不怕赚不到钱。”刘金龙说。

濒临袁河的河下街,曾经是居民集中地,随着水运的衰落,变成了冷寂之所,留守的居民都住在老旧房屋里,成了棚户区。

怀抱孙子的敖文华年过半百,30年前嫁到这里,当时居住环境什么样现在仍是什么样。“一家10多口,还住在爷爷名下的老房子里。”敖文华数落起居住环境来,不满有一箩筐:杂乱无章、昏暗不堪、屋外大雨屋内小雨、没有卫生间、老鼠横行……

“能住上楼房,当然好。”敖文华满是期盼。

离河下街不远处,一个叫正德华城的安置小区正在加紧建设。“去年10月动工,现在已经封顶,年内可以建成。我们按照先建再拆的原则,推动棚户区改造工作。”傅凌云介绍说。

原本惠及县城的棚户区改造,要落到乡镇很难。而正因为入列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范围,临江镇才赶上了棚户区改造的“末班车”,获得国家债券融资,投入近4000万元,对河下街进行棚户区改造。

不出半年,敖文华和她的街坊们,就可以住上新房了。

“棚户区拆迁出来后,将建成袁河公园。”临江镇党委副书记陈水如指着《临江府志》上的明代古镇地图说:“按照规划,将恢复地图上这一段古城墙,建设历史文化名人园,让这里成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采访结束时,阳光照耀下的袁河波光粼粼。要问正在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将给这个千年古镇带来怎样的蝶变效应,可以套用一句歌词:古镇故事多,还将充满更多喜和乐……(记者 尹晓军 余红举)

(责编:罗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