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湘东区:穷山村变“幸福村”

时雨

2020年10月31日17:14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近日,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的麻山村(幸福村景区)成功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第二批全国乡村重点村。麻山村,曾经名不见经传的穷山村,如今变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幸福村”。

秋日,行走在村里,田园葱茏,空气里弥漫着醇厚的香甜,果园里不时传来游人的欢声笑语。正值午饭,在村里的“表嫂当厨”农家乐用餐。餐馆座无虚席,还有游客在排队等候。餐馆业主黄春告诉笔者,在麻山村搞餐饮,客源基本不发愁,最近打算又把民宿搞起来。黄春请了当地七个村民长期务工,游客除了附近的市民,还有不少从广东、浙江等地自驾而来。

然而,谁能想到,眼前这个风景优美、经济富裕的村庄,曾是名不见经传的穷乡僻壤。上个世纪90年代,村民刘德常在麻山汽车队开客运班车,说起当时的村庄环境,连连摇头:“主干道是窄窄的‘之’字路,颠颠簸簸,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遇到对面来辆自行车,班车也要老早停下来会车。开车开得好辛苦。”刘德常回忆,那个时候,麻山村很穷,别说村里,周边都找不到一家企业,除了种地,村民们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穷则思变。2002年开始,当上村支书的刘德常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引进浙江客商来种草莓,迈出了麻山村以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之路的第一步。麻山村成为萍乡第一个种植草莓的村庄,麻山草莓很快占据水果市场,销量火热。

2005年,刘德常再次带领9名村民前往浙江金华寻求项目,并带回了两名葡萄种植专家。回村后,村两委引导村民流转土地,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看到客商种草莓的效益,不少村民也开始试种。陈战辉是村里最早跟客商学习种草莓技术的村民,2003年与人合伙种了4亩草莓。虽然第一次种草莓的技术还不成熟,当年,陈战辉还是从4亩地上获得收益1万余元。发展到现在,陈战辉和妻子单干,4亩地,劳作半年,每年都可获利10余万。

像陈战辉一样,如今,麻山村家家户户不是自己有了果园,就是在村里的果园务工。葡萄、草莓、火龙果、桑葚、无公害蔬菜等一批绿色农业产业化示范点和龙头企业在麻山村全面铺开,成为了萍城居民最新鲜的“果篮子”和“菜篮子”输出地。全村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300余亩,有“农家乐”餐馆30余家。2019年,全村产值超亿元,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经济发展了,好事也接踵而来。麻山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里主干道成了宽敞的沥青路,沿河两岸成了景观带,村里还建起了飞行影院、书香驿站、幸福讲堂、傩文化展馆、“福”文化广场等等休闲场所。2009年,麻山村获评全国文明村,今年6月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近日又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做梦也没想到我们幸福村的生活会变得这么好,过着过着,日子就成了风景。”说起麻山村的变化,村民陈芝连不胜骄傲。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这背后靠的是一股“幸福精神”。老党员刘任觉义务修路20余年,刘光作老人义务扫路20载,新老“十姐妹”互助精神50年传承不息……这些故事在当地广为人知。

幸福村的榜样,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村民,他们用实际行动营造了独特的幸福:环境秀美、花草清香、民风淳朴、家风和谐。和许多在此投资兴业的客商一样,浙江客商竺君灿辗转全国多地最终选择在幸福村创办葡萄酒庄,就是看中了这里的淳朴民风和优美环境。

如今,幸福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2019年全村产值超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万余元。

(责编:帅筠、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