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政务要闻江西党建理论学习组织人事基层党建反腐倡廉主题教育英雄烈士谱地方领导留言板
人民网>>江西频道

城市有温度 实干有力度 发展有高度

——南昌高新区学史力行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见实见效

2021年07月23日07:09    来源:江西日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昌高新区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中践行初心使命。

  “以更实的举措,着力谋划民生福祉‘新工程’”,这不仅是写入《2021年南昌高新区经济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工作,更是南昌高新区以为民服务成绩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今年以来,在持续推进2021年度十大民生工程的基础上,该区重点梳理出64项涉及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的实事项目,以“清单式”管理办法解决好群众和企业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区党员干部用实干的力度推升着发展的高度、释放着城市的温度。

  城市有温度  在办实事中提升群众幸福感

  一个个“理想社区”工程提升着幸福高新的城市温度,全市首个“深夜图书馆”南昌高新区图书馆为市民送上精神“宵夜”,穿梭在艾溪湖湿地公园的“红色小巴”接力着暖暖的幸福,公共文化新地标南昌高新区美术馆传递着“高品新城”的人文气韵……自今年4月发布首批《南昌高新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以来,一项项务实之举在高新大地落地开花,演绎着南昌城东这片“人文高地、幸福新城”的发展活力。

  民之所盼,施政所向。该区通过精心调研、问需于民,从完善配套、增强供给的角度,系统实施了“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充电桩设施建设、嵌入式养老院建设、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与群众利益切实相关的民心工程,为居民家门口增添了更多的便民服务业态,让现代化的高新产业新城里有了更多的烟火气和亲情味。

  城市有了温度,群众最早感知。深入实施老旧小区三年改造计划是南昌高新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回答好的民生“必答题”。位于艾溪湖南路的广阳小区是该区一个楼龄已有多年的老旧小区,目前常住人口约3.4万人。不久前,通过拆违控违、风貌整治、智慧安防等一系列环境综合提升,广阳小区旧貌换新颜。“小区改造后,住得更舒心了,政府为我们办了件大事!”广阳小区H区17栋居民徐先生兴奋地说。

  令徐先生没想到的是,幸福还在升级。今年5月,广阳小区被选定为全区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试点小区,困扰居民多年的地下管网狭窄、雨污水混流等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目前,试点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之中,改造内容包括将原雨污水合流管道改造为排污管道,新建直径1.2米的雨水主管约1250米,并完善约180米的污水支管建设,新增雨水检查井、雨水篦子122座。该工程将惠及该小区H区、J区32栋住宅楼里的750多户居民,有效解决小区雨天路面积水和污水溢出问题,预计8月底将全面完工。南昌高新区还将对辖区内的老旧小区逐步进行排查和整改,用3到5年时间基本完成辖区所有老旧小区的雨污分流改造。

  南昌高新区姓“科”名“高”,在民生实事办理上也同样追求着高与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该区借力“大数据+数治网格”智慧平台24小时不间断解决群众身边的大小事。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区,该区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信息平台,将群众关心的问题分为7大类、27个小项、101个子项事件,找准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平台已累计收到各渠道上报事件2.3万件,办结率为99.40%,其中居民通过“随手拍”小程序上报事件2892件,办结率为99.59%,真正做到“居民线上吹哨、部门线下报到”。

  发展有高度  在办实事中提升企业获得感

  作为全省产业中心和创新高地,该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服务经济发展。

  开通“办不成事兜底办”专窗,“政务超市”实现24小时不打烊,提升多功能数字信息化智慧政务大厅能级,全力开展“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零成本”“1小时”办结……今年,南昌高新区持续唱响“高新美 政务行”品牌,把便民利企服务再升级列入民生实事清单,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今年上半年,南昌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政务服务事项23909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全区新增市场主体3263家,较去年同期增长48.79%;企业注册资金总数达129.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5.98%。以上3组数据均创历史新高,折射出南昌高新区营商环境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最快只需1小时,最多半个工作日,让紧急、繁复的高频事项审批申请变得“好办”。在南昌高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也开启了“小时制”线上办理新模式,助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今年,该区结合日常审批办事规律,及时梳理出紧急道路挖掘修复、夜间施工许可等急办件和高频率办理事项,并针对这些事项积极推广24小时“审批事项急办”线上办理工作制度,甚至在周末及节假日同样延续着24小时咨询和办理服务。截至目前,已办理相关急办审批事项870件。

  在南昌高新区,审批快,服务更优。该区通过强化“提前服务”,做好项目服务与项目建设的“无缝对接”,形成了项目建设与营商环境互促共进的喜人局面。

  “目前公司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新的生产基地建成后将逐步达到满产状态。在这个关键时期,南昌高新区非常重视我们企业的各项实际需求,提前为我们协调解决了投产后的用电容量和双电源供电保障问题,给予了我们企业发展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南昌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鲁林华说。

  针对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南昌高新区及时对下半年将陆续竣工交付的产业项目用电容量进行了精准统计,提前为企业谋划布局,保障项目顺利建成投产。目前,已协调供电部门对南昌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华勤千亿产业园项目等采取“一项一策”专线解决办法,在整合已有变电站容量的同时,积极布局产业集中区的新建变电站工作,统筹保障产业项目的生产用电需求。

  今年,南昌高新区还以“项目大会战”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百大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中国商飞江西生产试飞中心项目、兆驰红黄光及Mini、MicroLED生产项目、钛创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江西济民可信瑶湖总部及新药产业化基地项目、雅言人艺术街区等18个工业和服务业项目已竣工投产,顺利实现“时间过半、建设过半、投资过半”的目标。

  今年1至5月,该区主导产业逆势上扬,电子信息、航空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四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完成473.7亿元、45.6亿元、263.6亿元、58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3.8%、60.6%、36.7%、63.7%。前5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8%。

  位于南昌高新区的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项目一期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营,目前共落户项目82个,核心区正式投运项目9个,占地180亩的二期工程也已开工建设。人才产业园已成为高新区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高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尤其是高新产业的重要开放、创新平台。

  实干有力度  在办实事中提升干部成就感

  “只有充分了解企业发展和群众办事时遇到的‘痛点’‘堵点’‘难点’,才能切实增强市场主体和群众的获得感。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大兴实干之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精准帮扶。”南昌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该区结合“转作风 优环境”活动年工作部署,组织各级各部门干部进行大走访、大宣传,广泛听取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意见,同时建立健全“走访宣传——诉求收集——诉求办理——跟踪问效”机制,完成实事办理闭环,精准高效帮助群众和市场主体解决实际问题。

  “高新区的干部业务精、工作实、作风优!”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部总监张宝娟为南昌高新区干部为该企业提供的全过程“店小二”式服务点赞。

  为加快推进正邦大数据产业园高标准、现代化、智能化打造,南昌高新区针对企业提出的调整工程规划等诉求多次组织区有关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指派挂点服务干部协助企业办理用地选址、项目审批、报批报建等一系列前期工作;组织各职能部门对项目进行集中预审、联合评审,及时向企业反馈工作进展,为该项目的高速度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我们还没有正式搬入现在的办公场所之前,就感受到了高新区干部服务的温度和力度。”江西谷典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温度和力度,来自南昌高新区对企业发展需求的洞察和理解。为加强文化企业与主导产业之间的交流互动,该区积极搭建高校艺术资源与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互动的舞台,今年先后举办相关校政企恳谈会、投融对接会、招聘双选会等12场,积极对接电子信息、数字出版、轨道交通、商业地产等领域重点企业,并开展城区、园区、景区采风活动,精准帮扶初创型企业解决渠道、资金、人才等发展难题,促进行业企业在学习研究、艺术展览、文创开发、区域文化塑造等方面形成互动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该区各级干部已走访区内民营企业20105家、农民合作社119家、个体工商户14751家,共收集到企业反馈问题和建议758条。

  针对部分区级层面可解决事项,该区指派专人挂点企业,实时掌握整改进度,确保事事有响应,件件有落实。例如,在走访中,该区发现电子信息类企业存在招工难的共性问题,于是通过组织多场“院校看高新”“名企进校园”等活动,促成企业与院校签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帮助企业在院校设立“冠名班”“订单班”等,实现企业发展和院校人才资源优势精准匹配,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自年初以来,已为辖区重点企业输送就业人才约2.6万名。

  在实干为企为民的实践中,群众有了幸福感,企业有了获得感,南昌高新区广大干部同样也收获了成就感。

  民生实事节选+群众心声

  爱心托管班让孩子开心过暑假

  暑期来了,家里的孩子怎么管,是令很多双职工家庭头疼的问题。南昌高新区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通过社区(村)、志愿者联动,利用已建成的“1+5+X”社区邻里中心,在全区范围内开设暑期爱心托管班,让孩子开心过暑假。

  据了解,暑期爱心托管班目前已在高新区全区铺开,由各个社区(村)负责具体实施。为了保证托管质量,高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向各个托管班指派专业教师,并通过对外招募大学生志愿者进一步充实师资队伍。截至目前,该区共开设各类纯公益性质暑期托管班26个,大部分学生来自辖区内各企业的双职工家庭,共托管学生近1200人。

  (绿地玫瑰城小区学生 连雅琪):我今年10岁,是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暑期来临,父母都要去上班,白天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写作业,无聊不说,也不安全。自从参加了社区的暑期爱心托管班后,我开心极了,这里不仅有小伙伴的陪伴,还有专门的老师辅导作业,爸爸妈妈可以安心地上班去了。

  智慧农贸市场让买菜像逛超市

  小菜场,大民生。南昌高新区打造的“五星级”农、商、超一体化农贸市场——中兴智慧农贸市场投入使用,市场面积约2400平方米,规划了海鲜区、果蔬区、肉类区、熟食区、百货区。此外,还增添了免费的儿童娱乐区、母婴室、休闲堂食区等功能区域。这里不仅环境好、颜值高,还兼具电子秤联动显示、食品可溯源、农药残留检测等智能化实用功能,赢得了百姓和商户的好评。

  (和园社区居民 伍 锋):之前都是在社区小超市里面买菜,但是其品种单一,数量不多,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坐几站公交车到附近的菜场去买菜。自从家门口的这个市场开业后,我一有时间就会过来。这里不仅环境让人舒心,而且价格透明,质量安全,让人特别放心。

  “深夜图书馆”为市民送上精神“宵夜”

  为了满足市民夜间阅读需要,南昌高新区图书馆试行每周六延时开放至24时服务,这也是南昌市首个“深夜图书馆”,由此这里迅速成为南昌市的网红打卡地。南昌高新区图书馆建设面积约2000平方米,户外花园面积约5000平方米,馆内设有公共阅读区、儿童阅读区、文化交流区、影音活动区、艺术展览区、饮品休闲区,馆外还特别开辟了户外花园阅读区,各功能区提供的特色服务使其成为集图书借阅、文化交流、公益社群、艺术展览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空间。

  (高新区市民 金秋萍):周末、假期,只要有空我就会带孩子来高新图书馆畅游书的海洋。最近,我发现图书馆还推出了很人性化的服务——深夜阅读,这样就可以让孩子与书和书友多逗留一会。同时,我自己也可以在“深夜图书馆”的安静氛围里放下一天的疲劳,从容翻起自己喜爱的书籍,享受一段静谧的时光。

  高新区美术馆传递“高品新城”的人文气韵

  位于艾溪湖北路鱼尾洲西岸的南昌高新区美术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该馆为集书画艺术品展览展示、研究创作、交流交易和活动开展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成为继瑶湖书房、艾溪湖美书馆、晓美书馆、南昌高新区图书馆之后的又一文化力作。

  (高新区市民 肖 丹):南昌高新区美术馆每个角落都很有艺术气息,虽然开馆时间不长,但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了这个“宝藏”打卡地。馆内展出作品有的是写意山水,有的是雕塑作品,许多作品还记录了高新区的发展史,风格各异、不拘一格,每逛一个展位,目之所及都是心灵和艺术的奇遇。

  鹤舞鱼尾天桥连接都市与自然

  连接艾溪湖湿地公园与鱼尾洲公园的鹤舞鱼尾天桥总长约315米,主桥宽3米,深入艾溪湖中40米。这座天桥设计创意源于江西省“省鸟”白鹤在湖中点水的情景,其将繁华都市与自然生态连接在一起,让居民走出家门,享受畅通完善的绿色生态公共空间。

  (昌东镇长胜住宅小区居民 雷宇华):近日与几位外地来昌的同学一同游览了鱼尾洲公园。当我们沿城市绿道前行时,被这座通体白色的人行天桥吸引住了。大家不约而同登上天桥,极目远眺城市湿地美景。同学中的大多数已定居北上广一线城市,他们都被天桥的美姿所征服了。我认为,他们是从中感受到了都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情与景的交融。这座人行天桥确实设计新颖,构思奇妙,游人行至其中,真是美轮美奂,恍如仙境。(舒 雯 范志刚)

(责编:邱烨、罗娜)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