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共青城:家长里短间的温暖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在一次次用脚步丈量小区的汗水里、在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的真心里、在致力于为困难群体解决“急难愁盼”的行动里。在江西共青城市茶山街道羽博社区,就有这么一群党员,将自己的爱心、耐心付诸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深情。
防备
“什么?怎么要这个要那个?你们就是故意刁难我老头子,不搞了不搞了……”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老人生气地跺着拐杖对工作人员叫道,任凭工作人员怎么解释也听不进去。原来,老人来社区办低保,嫌需要提供的材料太多,认为自己是外地的不被公平对待,气呼呼地走了。工作人员担心老人安全,急忙追上前去。老人拄着拐杖,蹒跚地走在小区里,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询问置若罔闻,并嚷道:“不用你管,不用你管,别跟着我……”
老人名叫刘丹阳,儿女都在外地,平时与腿脚不便的老伴相依为命,以卖菜为生。除卖菜外,老人极少与外人打交道,对小区治理十分排斥。楼梯间堆满杂物不愿清理,拒交一个月15元的卫生费,社区工作人员屡次上门协调板车乱停乱放等问题都吃了闭门羹。
疑惑
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社区党支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辖区了解居民的困难和需求。对80多岁的空巢老人刘丹阳夫妇,党员志愿者更是隔三差五带着牛奶、猪肉、鸡蛋等生活物资去探望,贴心为老人解决一些“关键小事”。工作人员上下班时,也总会绕路到老人的菜摊前买点蔬菜。老人由最初的排斥,慢慢转变为允许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进门。
今年4月中旬,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老人家的灯坏了,房里一片漆黑,日常照明仅靠路灯。“老人家,我们来帮您更换维修电灯来了。”社区党支部书记黄莉及志愿者带上工具,敲响了老人家的大门。老人迟疑地打开门,一再表示不需要,没有电灯不影响。黄莉提着鸡蛋和菜侧身走进老人家里,一边往冰箱里放,一边安抚老人,拉着老人的老伴嘘寒问暖聊家常。志愿者小陶麻利地拿出工具更换好灯泡,当摁下开关点亮电灯的那一刻,老人看着亮亮堂堂的房子不禁露出了笑容,挠着头直往小陶手里塞钱。“老人家,不用钱。”黄莉笑着说:“以后有困难,记得给社区打电话就行!”
信任
“书记,能不能先给我送一千块钱,我在医院……”一大早,社区党支部书记黄莉就接到了刘丹阳老人的电话。原来,老人和老伴犯了腿疾都住了院,由于匆忙没来得及取钱,老两口又不愿惊动在外地的子女,这才给社区书记打了电话。黄莉马上与工作人员一起赶往医院,为老人缴纳了住院费。看到不舍得花钱又怕儿女担心的老两口吃着自己带的白米饭、酸豆角,她一再叮嘱老人要好好吃饭,心里盘算着,要给老人解决吃饭难的问题。
第二天一早,黄莉组织志愿者为老人在颐养之家准备了营养丰富的爱心餐,准备给老人送去。一打电话才发现老两口已出院,但由于腿疾尚未恢复,走不远便走不动了,正坐在路边休息。社区工作人员熊明了解情况后立刻叫来一辆车去接老人,看到两位老人又热又累,熊明又心疼又焦急,赶紧把两位老人扶上车。“老人家啊,不是让您出院给我们打电话吗?怎么就自己出来了呢?”老人搓着手不好意思道:“总是麻烦你们,我觉得不好意思嘞。”“有需要的地方,一定要给我打电话啊!”将两位老人送回家后,熊明反复叮嘱后才离去。
依赖
“嗯,这个肉丸汤好香。”刘丹阳吃着社区工作人员做的爱心餐,满足地点着头。“下次你想吃什么可以提前告诉我,我们接受提前点餐哟。”看老人家吃得开心,志愿者小刘调皮地说道。老人的老伴却在一旁抹起了眼泪:“子女虽多,都在外地。困难的时候还好有社区!”小刘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安慰老人:“老人家,没事的,孩子隔得远,我们都是您的儿女,有什么需求一定要跟我们说呀。”老人们听到志愿者真诚的话语,感动地连连点头:“我知道了,社区就是我第二个家”。
楼梯间清理地清清爽爽、卫生费自觉缴纳……如今,俨然把社区当成自家人的刘丹阳终于放下成见,也渐渐愿意走出自己的小天地,看看四季的风景和阳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在一言一语、一朝一夕,而在家长里短、细水长流里。(王飞 雷翠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