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雕塑——
用生动形象凝铸向上力量(展时代画卷 谱奋斗华章)
漫步展厅,漫步城市公共空间,漫步革命纪念园和纪念馆,红色雕塑,吸引着公众的目光。近年来,随着革命文化研究与传播持续深入,红色雕塑再掀创作热潮,以丰富的元素拓展艺术意境,以浓郁的时代气息激活城市空间,成为镌刻红色信仰、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
主题创作
传承红色精神
相较于平面创作,充满立体感和空间感的雕塑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为让人们深刻体悟党的初心使命,雕塑家们继承雕形塑魂的传统,纷纷用刻刀深情礼赞党的百年伟业。在国家级美术创作工程、各省(市)组织的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等大型创作中,一批以架上为主的红色雕塑新作,以多元的艺术表达、鲜明的个人风格,生动传承红色精神。
鲜活的人像塑造,让观众在与人物对话中读懂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作品或聚焦革命前辈,像李象群的《历史的抉择》,以单体立像的塑造方式,突出老一辈革命家崇高、豁达的精神风貌,彰显其革命豪情;或聚焦当代英雄,像何鄂的《山河》,以群像的塑造方式,表现了新时代卫国戍边官兵的英雄精神;或聚焦先锋模范,像李迅的《优秀干部——杨善洲》,在朴实塑造中展现平凡与伟大……跨时空、多面向的形象塑造,既凸显榜样的力量,又展现了精神的传承。
宏阔的历史叙事,让观众在视觉阅读中铭刻时代记忆、产生情感共鸣。从表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五卅运动、古田会议、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等重大历史事件或广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到表现军民鱼水情、民族团结、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新时代故事,一件件红色雕塑新作,以整合统一的群像塑造、充满张力的视觉表达,将党的百年峥嵘岁月中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故事展现出来。
还有一些作品,跳出具体的人物和事件,立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凸显精神凝聚。如杨小波的《传承》、石村的《长城魂》等作品,皆是以象征性的形象塑造,弘扬革命传统,凝聚起精神力量。
为充分调动公众情感,雕塑家们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有的作品,运用玻璃钢、树脂等新介质,拓展审美意境;有的作品,通过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实现以形写神,增强艺术表现力;有的作品,借助红色符号传递精神内涵……新的红色雕塑,在实现民族审美与民族精神共振上不断开拓。
以崇高之美
镌刻永恒记忆
精神的光芒,在纪念性雕塑中更加耀眼。从展厅走向纪念空间,红色雕塑的创作尺度和创作向度也发生着相应变化。
纪念性雕塑是一种特别的公共艺术,起到镌刻集体记忆、彰显不朽精神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确立烈士纪念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革命纪念园、纪念馆不断建立,越来越多的纪念性雕塑走进公共空间,以艺术之美缅怀英雄烈士、实现精神建构。
纪念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是纪念性雕塑创作的传统。一些新纪念性雕塑,通过表现更多英雄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进一步丰富人们的历史记忆。在2019年广西桂林落成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参观者络绎不绝。纪念林区中长80米、高7米的雕塑“红军魂”,艺术化地再现了“湘江战役”这段历史,细腻的人物表现、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画面,拉近了观众与历史的距离。今年在上海落成的消防烈士纪念园中,观众可以通过形似老式消防瞭望塔的消防烈士纪念碑,深刻体悟消防员“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担当。此外,还有一些新纪念性雕塑,以宏阔视野展现百年历程,表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彰显不朽精神,是纪念性雕塑的灵魂。回望历史,人民英雄纪念碑、河北唐山大钊公园的《李大钊像》等,皆以巨大的体量感、庄严肃穆的审美,创造了纪念性雕塑的经典范式。在经典滋养下,新时代的雕塑家在凸显庄严肃穆的基础上,根据纪念需要不断创新表达。像雕塑“红军魂”,运用大写意手法让英烈人物形象融于大山大石之中,铮铮铁骨般的形象塑造很好契合了园区“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的营造美学。远远望去,蓝天绿树掩映下,雕塑愈显巍峨、坚毅。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一座座纪念性雕塑,犹如精神的火炬,不仅照见历史,更照亮未来,以崇高之美滋养人们的心灵。
融入公共空间
彰显城市风貌
红色雕塑还在向广阔的城市空间拓展,融入城市建设,彰显城市风貌。
当下,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城市注重表现红色精神,在广场、主干道、公园等公共空间中安置红色雕塑,建构起红色空间、精神场域,诞生了很多红色新地标。2017年,“英雄城”南昌在红谷滩新区建立了“建军雕塑广场”,1组“军旗升起”主雕和8组群雕生动展现了八一南昌起义的伟大壮举,反映了人民军队近百年来的光辉历程,成为该市又一个经典文化符号。
身处公共空间,红色雕塑首先要融入城市环境。为此,创作者注重让作品与周边环境形成有效对话。如“建军雕塑广场”临江而建,不仅以椭圆形的设计在视觉上与赣江融为一体,增强了广场开阔的气势,更与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纪念塔遥相呼应,共同讲述着这座城市的英雄故事。同时,创作者还注重让作品对自然环境与历史情境进行双重观照。如延安市中心凤凰广场上的雕塑《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与背景凤凰山相呼应的主体火炬造型,以及表现各界人士欢迎中共中央进驻延安热烈场面的人物群雕,充满历史厚度与环境艺术美感。
面向公众,红色雕塑还要具备独特的文化内涵。对此,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广场上的群雕“千帆竞渡”提供了启示。6组、49根高度不一的“风帆”,以抽象形式和符号化语言让作品充满现代美感,成为南京现代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主桅杆”的高度设计和向江面倾斜的整体造型,不仅寓意渡江战役打响时间,还增强了作品的力度和动感,展现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气势。直柱状的造型,更象征着坚强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着人们砥砺奋进。
当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在大力推进,红色雕塑创作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深植红色文化,深度观照历史与未来,红色雕塑将会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光荣传统中书写新的视觉史诗。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12日 第 08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