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频道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

一炉窑火铸就巅峰

2021年12月24日07:17 | 来源:江西日报
小字号

在景德镇市繁华的珠山中路一侧,一座飞檐翘角、粉墙黛瓦的巍峨古建,矗立在一处偌大的庭院前。古建上方有一匾,上书三个镏金大字“御窑厂”。这里就是景德镇御窑厂遗址所在地。

初建于明,没落于清,穿越540多年的时光,见证了中国陶瓷史最辉煌一页的御窑厂,携带着古代中国瓷业的巅峰成就,奠定了今天的景德镇世界瓷都的地位。而御窑厂出土的瓷片上闪耀的光芒,折射的是影响深远的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融并进的宏大篇章与历史回响。

珠山土层下 惊世大发现

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公园内,有一座高仅十多米的小山包,人们称其为珠山。就是这座不起眼的小山,在陶瓷研究者的心目中,犹如五岳之尊的泰山,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然心向往之”的巨大吸引力。

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圣的地位?源于这座小山土层下的珍藏。

“御窑厂遗址的发现,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的70年代。1979年的冬天,在御窑厂东边的珠山东麓盖房挖涵道时,施工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瓷片。当时任景德镇考古研究所所长的刘新园带着我们一批年轻的考古工作者来到现场,从一些瓷片的落款初步判断是明代成化时期官窑的瓷器。当把瓷片归拢到一起后,又发现很多瓷片属于同一件器物。”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江建新说。

当时考古人员把这些出土的瓷片收集起来,后来在室内整理时发现这些瓷片可以拼接修复成整器,由此开始认识到御窑厂遗址的重要性。

江建新回忆说:“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们就修复了几百件明官窑瓷器。当时香港有位收藏家推荐我们到香港艺术馆去做了个展览,展出的这一批修复瓷器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之后,我们在香港又举办了一次‘景德镇出土陶瓷’展览,实际上展出的是景德镇地区历代窑址出土的陶瓷标本。尽管是残片,但是这些标本也是很重要的,当时有评论说,这是以历代陶瓷标本来展示景德镇陶瓷史,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紧接着,刘新园将目光聚焦到对出土文物的专题研究上。他敏锐地观察到这种陶瓷堆积非同一般,它蕴含的文化历史信息相当丰富。当这些瓷片被成批、成组修复成整器的时候,他将藏匿在历史文献中的细碎史料搜罗出来,与出土御窑碎片融会贯通,并与相关器物串联起来,修复已经消失的历史。

此后,至20世纪末,在御窑厂遗址内开展的考古清理工作达到13次,出土了大批明代成化时期御窑的重要瓷片,使学界大大丰富了对当时存世很少的成化官窑器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这一发现还使人们认识到,对御窑故址的窑业遗存进行考古发掘,可以为研究其生产体制等诸多问题提供实证资料。由此,御窑厂遗址大范围内的考古工作拉开了序幕。

御窑厂遗址曾是景德镇市政府所在地,由于遗址地处人口密集的市区中心,给遗址的考古和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2002年底,景德镇市政府机关整体迁建,遗址保护区内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建筑物一律拆除。自此,御窑厂进入了有计划的考古发掘、遗址保护和利用阶段。

煌煌五百年 书写文明史

进入新世纪,景德镇考古研究所先后联合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相继多次对明清御窑厂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特别是2014年至今的多次重要考古发掘,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于此。

“2014年10月开始的考古发掘,集结了考古方面的重要力量,有了不少新的重大发现。”江建新告诉记者,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元、明、清时期的作坊、灰坑等各类遗迹60多处,其中最重要的一处是一座明中晚期作坊,根据遗迹与相关遗物推断,该作坊遗迹很可能是明正德至嘉万时期的釉上彩作坊遗址。这类遗址在御窑厂历次发掘中均未见,目前已揭露出的遗址面积为300多平方米,而且有向四周扩展的迹象。该处遗址对研究明代官窑釉上彩制作工艺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研究明代御窑厂整个作坊群分布、规模、工艺、内部分工形式,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填补了这一陶瓷工艺考古的空白。

“御窑厂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极大丰富了海内外学术界对御窑瓷器生产体制与工艺技术发展的认识,由此建立了明清宫廷瓷器从生产端到使用端的完整联系。”江建新感慨道,考古发掘获得的文物和资料,是中华陶瓷文明的重要基因库和信息库,也是陶瓷文化的“活化石”,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迄今为止,御窑厂遗址在近40年的时间里,先后经历3次主动性发掘和20多次抢救性发掘,揭露了御窑厂自明初创立至清代的不同时期遗迹,出土明清各时期瓷器残片多达数十吨,近1000万片。

《浮梁县志·陶政》卷八记载:“明洪武初,镇如旧属饶州府浮梁县,始烧造岁解,有御厂一所,官窑二十座”“元代浮梁县一度升为州,洪武又复为县。”从以上文献记载可知,明洪武初景德镇御厂有官窑二十座。从洪武官窑遗物的出土情况看,明初御窑厂当在《江西省大志·陶书》所载御窑厂的北部,从明初开始,御窑厂由北向南逐渐扩展,清代御窑厂又向南、向西北扩展。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御窑厂延续了500余年,最后随清廷覆亡而撤销。民国时期,在御窑厂西北侧设官助民办“江西瓷业公司”。1949年后,这些厂舍的地面建筑基本不存,唯有今珠山龙珠阁周围一块高地和树木保存至今。

根据深入持久的考古发掘与调查,御窑厂的面目逐渐清晰起来,其遗址平面呈长梯形,总面积约5.4万平方米,南临珠山路,北接斗富弄,东至中华路,西至东司岭。作为明清两代专为宫廷烧造瓷器的皇家瓷厂,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皇家窑厂,在中外瓷器发展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

御窑新风采 文物活起来

瓷器作为中国的一大发明,窑火经久不衰,文化传承不息。

中国制作瓷器自东汉以来已有一千多年,而欧洲18世纪以后才有瓷器。可以说,景德镇是中国瓷业的代表,也是中国千年陶瓷文明的代表,她不仅属于景德镇,也属于中国和世界。景德镇陶瓷对人类文化的推进及交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景德镇陶瓷的文化价值与内涵,是人类文明史上灿烂的一页。

那么,如何更好地呈现御窑厂遗址独一无二的价值与功能?如何让一件件历经沧桑的瓷器活起来,变得可亲可近?如何让陶瓷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景德镇将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做法,值得肯定。

今年的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在明清御窑厂遗址基础上成立的御窑博物馆,历经4年的建设,在博物馆日当天免费开放,引来了众多游客游览打卡。御窑博物馆以明清御窑厂540多年的历史为支撑,通过展示御窑厂历代官窑遗址的重要陶瓷考古成果,以及发掘的各个时期的重要遗物,来展现明清两代官窑的历史发展脉络。

江建新告诉记者:“由于御窑博物馆是在明清御窑厂遗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在展陈设计上会比较特殊。比如一般的博物馆以展示单个传世的经典藏品为主,而御窑博物馆会把同一种器物类型的几十个标本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展示,观众就能了解它的生产过程以及精品拣选的标准。”

徜徉在御窑博物馆,记者发现,其外形灵感来自景德镇传统龙窑,由8个多曲面拱体结构造型构成,其建筑材料中有20%的砖是景德镇的老窑砖。“这个建筑根植于景德镇的历史,它是有温度的。”御窑博物馆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朱锫此前介绍,御窑博物馆就建在御窑厂遗址附近,走近它,仿佛能感受到御窑的脉动与气息。

基于重要的历史价值,御窑厂遗址在2006年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获批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御窑厂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作为考古工作者,我们要让陈列在中国大地上的文物活起来,不仅要让文物走进大众,还要让大众亲近文物,增加对文物作为国家文化遗产的情感。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在不断进行,比如有的考古发掘工作,我们会邀请中小学生来现场参观与体验,也会邀请高校文博专业的师生参与考古发掘,再就是通过御窑博物馆的展陈与研学活动,开展更广泛的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翁彦俊说,在数字化时代,我们还在尝试推进数字化传播,通过线上线下、虚拟与现实相呼应的方式,推出云展览、云互动,让御窑文化与故事插上翅膀,连通世界,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1712年,在景德镇旅居了7年的法国传教士殷弘绪,曾在一封寄往欧洲的书信中这样写道:

此地无城墙,既便于扩张地盘,又便于输进和输出货物……景德镇窑数已达到三千座,到了夜晚,它好像是被火焰包围着的一座巨城,也像一座有许多烟囱的大火炉。按一般的说法,此镇有一百万人口,每日消耗一万多担米和一千多头猪。街道笔直,按一定距离纵横交错……如处于闹市中心,可以听见从四面八方传来的担夫呼叫喊让路的声音……

殷弘绪信中的内容,描述了清康熙年间景德镇瓷业的繁荣景象,这座以瓷立镇的城市,一直以陶瓷为生,近百万的人口与陶瓷同生共存。如今,“Made in China”的商品已经遍及世界各地。可回到当年各种肤色的人们刚刚相遇的时代,风靡世界的“Made in China”,是无与伦比的中国陶瓷。

时光流转,岁月变幻,而独树一帜的景德镇御窑,每一块瓷片的釉色都不曾黯淡,每一件涅槃重生的御瓷,都在熠熠生辉,光彩照人。(记者 毛江凡 张 衍)

(责编:罗娜、邱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