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频道

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2021年12月24日07:20 | 来源:江西日报
小字号

在美丽富饶的赣东北大地,矗立着一座人类早期文明的丰碑,这就是世界稻作和陶冶重要遗址——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冬日暖阳下,大源盆地的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犹如两颗饱满的稻粒,闪耀着熠熠光泽。

1.2万年前,先民聚居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空旷幽深。女人一边用骨针缝制兽皮,一边在鱼骨上划下刻痕,用神秘符号记事。脚边燃起篝火,陶罐里水汽沸腾、米粒翻滚,散发着阵阵清香。洞外,河水清澈、怪石嶙峋,捕鱼狩猎的男人,满载一天的收获,循香而归……

1993年和1995年,著名农业考古学家马尼士、严文明率领中美考古队,两次来到了大源盆地,发现2万年前的夹粗砂圜底陶罐,这是人类已知最早的陶器;还发现了1.2万年前人工栽培稻植硅石遗存,把世界水稻生产史前推4000至5000年,震惊了世界农业考古学界。

数年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来到万年,写下了“野稻驯化、万年之源”的赠言。

“野稻驯化起于是,烧土成器始于斯,刻符记事源于此,物食易换发于兹”。万年的万年,是怎样一片神奇的土地?

记者带着对万年稻作文明的强烈探究欲,来到大源盆地,聆听关于稻与陶的传奇故事……

发现“改变世界的种子”

“在西亚,人们发现了两河流域的原始农业初期遗存;在美洲,也有墨西哥高原上的原始农业初期遗存。然而,作为水稻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的中国,很长一段时间,竟没有原始农业产生阶段的遗址发现,给华夏文明的历史留下了一段遗憾和空白。”今年71岁的万年县博物馆原馆长王炳万一直致力于稻作文化的研究,一提起中国稻作,他的眼睛里闪着光。

1993年,中美农业考古学家,开始在吊桶环与仙人洞进行全面的考古发掘工作。无数个日夜,王炳万和他的同事们走遍万年的山山水水,锲而不舍地寻找先人的足迹。而仙人洞和吊桶环,是他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幸运之地,在国外的考古杂志上,吊桶环以他的姓氏命名为“王洞”。王炳万说:“我在万年跋山涉水、寻寻觅觅之时,总感觉和这片土地上的先人,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心灵默契。”曾经被很多人忽略的器物和迹象,进入他的视野之后便燃起耀眼的火花,指引着他追根寻源,走向历史的深处。

大源盆地东西长约4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北面是石灰岩构成的大、小荷山,相对高度在50米至300米之间。仙人洞正处于盆地西北的小荷山脚,面向东南,洞口顶部海拔高度35米许,底部高出洞前稻田一米许。洞口开阔向阳,并向前伸展。

进入洞内,始窄而后宽,最宽处达25米,长60米,高2米至9米不等。南北各有大小四个支洞,北边的支洞东端有一洞口可通洞外。洞内夏凉而冬暖,远古先民就在此处避风雨、御严寒,休养生息。

吊桶环则位于仙人洞西南面的条形山岗上,海拔约96.2米,高出地面约30米,与东北方向的仙人洞直线距离约800米。吊桶环形似洞穴,其实是前后通透的崖棚。

“大源盆地这种有山、有水、有湿地的环境,还有这一高一低两个天然洞穴,的确是人类得天独厚的生存之地,为远古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周广明说。

“植硅石分析方法,是中美农业合作考古项目中用以发现和鉴别稻谷遗存的主要植物考古学手段。”周广明娓娓道来:“在仙人洞与吊桶环各地层所采40余个样品中,考古队找到了1600余个各种植物的硅酸体,其中包括600余个稻属植硅石的个体。他们还利用多元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区别出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的不同形态和分布规律。”

这些研究表明,在吊桶环中石器时代即距今1.2万年前的地层中,有大量人工驯化的稻属植硅石,这在我国长江流域还是首次发现。这种水稻兼具籼、粳稻特征,是一种由野生稻向人工驯化稻演化的古栽培稻类型,它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这些发现有力证明,赣鄱地区是亚洲和世界稻作农业重要的发祥地。

“通过仙人洞和吊桶环的发掘以及多学科的检测,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人知道的旧石器时代的事。这个我们不了解的时代,是农业考古第一次发现了人类稻作栽培的证据。通过国际合作调查,我们可以再写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马尼士如是评价。

2010年,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见证远古文明的“中国第一陶罐”

随着人类从攫取经济过渡到生产经济,人们开始定居下来。除了农耕外,开始了发明陶器。“水火既济而土合(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自从有了陶器,人类可以贮水以备随时饮用,更可蒸煮熟食。陶器的发明是原始社会科学技术的一次飞跃,它是人类远古文化史上划时代的创造,是考古学上被称之为新石器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之一。

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另一项惊世发现,就是出土了距今2万年的早期陶器,这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年代最早的陶器之一。

“根据考古资料,至今在中国多地发现有早期陶器的遗址。然而,各地发现的早期陶片数量普遍偏少,如湖南玉蟾岩早期陶器仅见几件残片,而仙人洞与吊桶环出土的早期陶片达890余件,并出土了一件后来被复原的直口深腹圜底罐。”万年县博物馆馆长王团华说,仅就目前已有资料可明证,它是中国境内至今发现的早期陶片遗址中最为丰富的一处,也可以说年代最早的一处。

“从这些陶器的器型看,制作比较原始,质地粗糙,结构疏松,胎体厚重,表面凹凸不平,器形不甚规整,厚薄不甚均匀,这也是早期陶器最显著的特点。”王炳万补充道。

直口深腹圜底罐,是目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件较为完整陶器,因此,学界曾誉称为“中国第一陶罐”,目前珍藏在国家博物馆。从这个陶罐粗粝拙朴的憨态中,人们能发现人类最早的智慧“密码”。那是先民越过山岗、潜入洞穴,从漫长的迁徙,神秘的隐遁和深邃时光篝火里淬炼出的成型陶器,是原始家园向后人发出的文明信息。

“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是人类走向文明道路上的一个深深的脚印。”周广明介绍,出土的陶器虽然原始、古朴,却掀开了江西先民生产陶器、创造陶器艺术的历史。进入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他们掌握了简单的窑炉技术,并能初步掌控烧成温度。他们还使用刻划、压印或戳印技法,在陶器上装饰条纹、粗绳纹、网结纹和编织纹,针对一些细小的红陶器,则采用细腻的细绳纹、蓝纹和方格纹进行美化,由此创造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印纹陶纹饰。

2万年来,在江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先民们从原始捏塑制作粗陶,到精炼胎土拉坯成器,相继生产了红陶、灰陶、黑陶、印纹陶、原始瓷器和早期青瓷,最终在汉代烧制出了真正成熟的瓷器。或许可以说,没有万年仙人洞陶器的发明,就没有景德镇作为“瓷都”的异彩和辉煌。

中华大地原始文化的明珠

仙人洞先民用智慧的头脑和艺术的创造力,绘制了一幅人类“童年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是一个野蛮与文明分野的时代,它对随后的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还是在万年,我们从贡米飘香的荷桥,从商周陶片俯拾皆是的斋山,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不断进步的历史遗痕。发掘与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寻找人类文明足迹的起点,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今天的万年,这个早期人类文明之光闪耀的地方,传承和弘扬稻作文化的全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万年贡米,颗颗芒似针、形若梭、白如玉。民间传说,万年贡米被送入宫中,煮之软而不黏,柔糯可口。明太祖朱元璋食用后大悦,下旨“万年贡米,代代耕作,岁岁纳贡”。

原产于万年县的万年贡米,是带有显著野生稻特性的原始栽培稻品种,在该区域已形成“从野生稻、人工驯化,过渡到万年贡米,发展为目前栽培稻”这一水稻形成与发展的清晰脉络。

为传承稻作文化、打造“中国国际稻米城”,2008年,万年县组织有关人员前往湖南省长沙市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程拜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向他寻求支持与合作。袁隆平在仔细看了万年贡稻“芒谷”的稻穗、稻种后高兴地表示,要将万年贡稻的稻穗保存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物馆,以供展示与研究,并将稻种送海南进行培育。

仙人洞与吊桶环的悠久历史及其创造的古老文明,是人类祖先留下的一笔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保护好两个洞穴及大源盆地的生态环境,多年来,万年在加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力度的同时,全面规划,合理利用,使两个世界级的考古洞穴及周边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张 衍 毛江凡)

(责编:罗娜、邱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