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频道>>江铜答卷

拥抱世界,展现开放合作新姿态

2022年01月25日11:17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在海外,哈萨克斯坦巴库塔钨矿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在国内,完成对恒邦股份控股收购,收购天津大无缝铜材公司,全面深化与大院大所的实质化合作……

三年来,江铜的发展步伐不断提速,实现了从2000亿量级向4000亿量级的历史性跨越。

如今,江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对外合作,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共享新时代机遇。

开放的基因,在骨子里根植流淌

2021年11月6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江铜与米其林公司签署了货值约5200万人民币的进口电动轮轮胎协议。

这是江铜第四次参加进博会。作为全球铜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江铜的足迹出现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角落。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时间的轴线,拉回四十余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江铜集团正式成立。

开放,如基因般从此深入骨髓里,镌刻在血脉中。

作为国家“六五”期间22个从国外成套引进的项目之一,江铜旗下贵溪冶炼厂从日本全套引进了闪速熔炼技术。在成功消化吸收后,江铜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输出” 的技术发展之路,形成了世界领先的冶炼技术和矿山开发技术。

无独有偶。2009 年,江铜在九江湖口县动工建设20万吨/年铅锌冶炼及含铅锌物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引进意大利基夫赛特直接炼铅工艺。

五年后,当曾经的“启蒙者”——意大利维斯麦港铅厂再次来到铅锌公司时,对铅锌公司基夫赛特运行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发出赞叹,“真没想到,江铜能做到基夫赛特炉4年一冷修,‘玩’出了高水平!”

应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开放成为江铜的天然基因。

循着江铜四十多年的发展轨迹,开放的脉络,始终清晰地刻印在江铜发展历程中—— 从引进国外成套先进技术,高水平高起点建立 起中国首个现代化铜基地;从伦敦金属交易所正式批准江铜 GUIYE 牌电铜注册,实现了我国铜冶炼工业发展史上零的突破;从1997年江铜成功在香港和伦敦挂牌上市,成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第一支在境外上市发行的股票……

过去40多年来,江铜集团始终以开放胸襟拥抱世界,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深化。

尤其是近三年来,在“以铜为本、做强有色、多元发展、全球布局”的战略方针指引下,江铜“走出去”步伐逐渐加快。

在国内,江铜完成上市公司恒邦股份项目收购,黄金板块进一步“加码”;广州铜材二期投产、 华东铜材收购完成,将新增铜材产能50万吨;铜箔公司三期新建1.5万吨锂电铜箔生产线,高端铜加工产品领域迈出新步伐……

在海外,江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的钨矿项目完成股权交割,江铜团队开始主导矿山后续建设工作;通过多轮资本运作,间接成为第一量子公司第一大股东。

江铜陆续在中国、秘鲁、哈萨克斯坦、阿富汗等国建立了矿业基地,并建立了覆盖全国、辐射海外的投资、营销、金融和贸易网络。

一组数据,见证三年来的纷呈精彩——

位列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225位,较2018年前移145位。 位列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68位, 较2018年前移22位。

位列“2021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19位,较2018年前移13位。

穿越40多年风雨历程,江铜发展波澜壮阔。不平凡的3年,江铜在开放中发展,在开放中蜕变。

开放合作,成为江铜把握时代机遇,收获辉煌成就的一大法宝。

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2020年7月,江西铜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 理郑高清率队来到赣州市中科院稀土研究院考察调研,这是江铜与中科院稀土研究院半个月内的第 3 次会晤。

冕宁、南昌、赣州……跨越百千公里的距离,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江铜与中科院稀土研究院,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了密集的沟通交流,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加快向稀土产业下游应用领域延伸。

开放合作,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江铜在稀土 新材料开发、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发力,以开放的姿态不断拥抱行业前沿,集聚创新动能。

全面深化与大院大所的实质化合作,在“大院大所进江西”中,与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完成“高性能、低成本石墨-铜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研发”项目签约 ;联合省科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以及省内重点铜企业,组建江西省铜产业创新联盟,推动形成具有更强创新能力、更高发展质量的铜产业集群,为江西省有色金属产业链链长制在延伸贯通产业链上的进一步走深走实作示范、勇担当。

江铜集团主动对接大院大所,灵活的创新成果共享机制,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十年磨一 剑”的韧劲,力求攻克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此外,江铜持续加强新产品开发应用,不断与国内顶级科技企业签署合作开发协议,一大批高端铜加工产品进入苹果、公牛等国内外知名产品供应链,一大批新材料项目已与国内多家重量级企业达成产品合作研制的意向……江铜合作“火力全开”,越来越多的“江铜伙伴”加入其中,不断扩大着“朋友圈”。

在2019年中国国际铜业市场与发展高峰论坛上,江铜集团代表“中国阴极铜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暨应用”项目成员,向全行业发出倡议,希望更多铜企业加入“中国阴极铜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暨应用”项目研究,助推中国铜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也是江铜着眼于铜上下游产业链,围绕铜全生命周期,发挥协同效应和整体优势,不断构建形成效益显著、全球领先的铜全流程高端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开放合作,在深刻改变了江铜发展的同时,更彰显江铜的行业担当。

2019年9月17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来自自由港、安托法加斯塔、英美资源、泰克资源、淡水河谷、CODELCO、力拓、必和必拓、泛澳、第一量子、墨西哥铜业等国际大型矿企代表,以及三井物产、嘉能可、三菱商事、住友商事、捷莱德、Freepoint、IXM、托克、奥信、克利夫登、MRI、Transamine、奥地利工贸等海外原料贸易商代表共同云集,江铜进口原料客户答谢会在此举行。

多年来,江铜在全球范围配置铜矿资源,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上游供应渠道,架构起链接世界的桥梁。

在国内,江铜与一百多家上市公司密切往来,与逾千家供应商保持频繁合作。

作为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资供应的源头,江铜每年都会根据上一年度的评价得分,对逾千家供应商进行A、B、C、D四个等级的评级。

江铜与广大供应商始终共同致力于建立一种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的双赢关系,不断强化沟通,携手共进,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创了共同发展之路。

中信重工副总经理瞿铁说:“中信重工伴随着江铜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而壮大。未来将继续携手,牢记振兴民族工业的使命,实现双方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为建设制造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江铜对外开放铺展出气势恢宏的新画卷,资本、技术、人才等领域千帆竞发,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开放的名片,塑造“国际江铜”新形象

2021年6月15日,江铜与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两家战略投资者签订增资扩股协议,“三驾马车”将全速推进哈萨克斯坦巴库塔钨矿项目建设进程,此举也标志着“以港资企业撬动、有色金属龙头企业主导、世界级大型建筑央企赋能”的海外资源开发新模式取得了成功探索和实践。

开放,不断重塑江铜的发展面貌,江西铜业正不断成为“世界的 江铜”。

2021年5月10日,2021年中国 品牌日在上海开幕,“锂电池用双面光铜箔”“载体屏蔽铜箔”“高频电路板铜箔”……8款高端铜箔产品在展会亮相,吸引了众多业内目光。

2021年4月30日,江铜华北(天津)铜业有限公司与上海银行天津分行成功签约首单区块链技术支持的铜杆仓库仓单线上融资业务。在不久前,江铜成功发行全国有色金属行业首单“碳中和债”。、

2021年3月15日,完成首笔“江铜牌”阴极铜国际铜期货交割,江铜牌阴极铜成为了国内第一批可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及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同时交割的品牌商品。

江铜走出江西,走向世界,坚定不移谋求资源供给,开拓全球市场,拓展国际空间。与之相呼应的是,江铜产能规模稳步提升,年矿产铜产量从成立之初的1.45万吨增加到20.83万吨;铜冶炼能力由年产7万吨增加到181万吨;铜加工产能由1万吨增加到222.6万吨。

“十三五”期间,江铜调整业务战略,将“发展矿山、巩固冶炼、精深加工、相关多元”的战略方针调整为“以铜为本、做强有色、多元发展、全球布局”。

迈步建设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新征程,江铜确立“以铜为本、转型升级、多元发展、双循互促”新的发展方针,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发展方针之变,勾勒出江铜一步步奋进的坐标。

进入新时期,江铜把建成“国际江铜”作为“六个江铜”目标之一,致力于成为江西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名片。实力、科创、绿色、数字、国际、活力的现代化美丽新江铜,未来可期。(郭奕) 

(责编:邱烨、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