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人民日报看江西

秋声无觅处 梧叶月明中(二十四节气)

2022年08月05日08:1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图④:每到立秋,随着果蔬成熟,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篁岭古村开始进入“晒秋”的季节。“晒秋”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六一直持续到九月初九,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图为篁岭古村的“晒秋”景象。

  婺源县委宣传部供图(资料照片)

  图⑤:立秋时节,各类候鸟进入回迁季,越来越多的鸟群飞抵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成为海滨湿地一道美丽的风景。图为栖息在城阳区河套湿地的黑翅长脚鹬。

  王海滨摄(资料照片)

  图⑥:初秋时节,天高云淡,秋夜的苍穹晴朗透明。图为初秋的星空之下,通往长白山天池的山路灯光明亮,宛如长龙。

  卓永生摄(资料照片)

  立秋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公历每年8月7日至9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的时候进入立秋时节。今年8月7日为立秋日。

  “(大暑)加十五日斗指背阳之维,则夏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凉风至。”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季即将来临,也预示着草木开始结果孕籽,收获的季节就要到了。

  一枕新凉一扇风

  立秋后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早晚有了凉风和露气,表明天气开始逐渐转凉了,所以立秋可以看作是凉爽季节的开始。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树叶飘落,是秋天的标志之一,负载着秋天的诗意。“一叶梧桐一报秋”,人们之所以青睐梧桐,可能是因为此木为落叶乔木,叶子比较阔大,变化显而易见,更容易让人体会到夏秋交替时的差别。

  新秋垄香禾半熟

  “立了秋,挂锄钩,消消闲,等秋收”。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就可以收割了,北方地区也有“立秋果,处暑桃”的说法,在山东、上海等地“立秋十日吃早谷”,安徽等地则是“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此时各种春播、夏播作物开始逐渐进入成熟阶段。

  立秋还是许多作物播种的好时机。“立秋栽晚谷”,晚稻可以移栽到田里了;“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晚季小米在立秋之后还可以播种;绿豆、大白菜、大葱、芋头等作物也可以赶在立秋前后抢种。

  风烟做出秋模样

  从古至今,立秋作为夏秋之交的重要时点而受到重视,在民间也留下了很多风俗。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贴秋膘”和“啃秋”。

  夏天时人们往往食欲不好,“苦夏”过后会消瘦,所以要趁着天气开始凉爽,吃肉食来补充一下,“以肉贴膘”。还有些地方,讲究在立秋这一天吃西瓜或香瓜,称为“啃秋”。需要注意的是,经过“苦夏”,很多人的胃肠功能较弱,如果吃太多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在饮食上还要注意“增酸”,以加强肝脏功能,例如多吃些苹果、葡萄、柚子等。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之秋,虽有意而无形,但从今日始,秋讯已到,暑热将尽,凉爽又怎会太远?

  处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一般在公历每年8月22日、23日或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50度的时候进入处暑时节。今年8月23日即为处暑日。

  七月流火,天气渐凉,处暑是一个标志着暑气将散,由盛夏走向初秋的过渡性节气。处暑时节,“早晚凉”的天气特征会越来越明显,农谚中也有“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的说法。

  玉宇频来处暑风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到了处暑,秋风秋雨带来更为明显的秋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介绍:“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尤其是在雨后,更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就是说,鹰在这个时候已经感觉到秋的肃杀,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木即将凋零;农作物进入成熟期。

  且看禾黍熟秋天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处暑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些夏秋作物也即将成熟,家家户户整理粮仓准备收割。

  “处暑立年景”,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累积。黄河中游晋南地区春玉米大多开始进入乳熟期,复播、晚播的秋作物也进入开花、授粉和籽粒形成期,棉花也进入了吐絮收获期,玉米吐丝、大豆结荚、薯块膨大,一派盎然生机。

  四序最喜新秋时

  处暑是一个由夏入秋的转换时期,大自然开始呈现萧瑟的气象。“自古逢秋悲寂寥”,此时人们难免会产生一些悲凉的心境。但秋天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热情,也有“离离暑云散”的辽阔。处暑之后,秋高气爽,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此时暑热渐渐退去,天上的云彩也不似夏日那样厚重成团,显得格外悠闲自在,因此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的说法。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此时不妨走出户外,徒步郊游、登高望远、观云抒怀,以积极的心态迎接这个成熟与丰收的季节。

  (本报记者孟扬、曹怡晴)

(责编:邱烨、罗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