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春光无限好
——会昌县筠门岭镇推进农业农村工作走笔
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特色产业基地,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一张张满怀着希望的村民笑脸……早春时节,行走于会昌县筠门岭镇,所见所闻,处处让人真切感受到农业农村发展带来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中央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近年来,筠门岭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村环境治理、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方面扎实工作,不断书写新时代筠门岭“三农”工作发展的新篇章。
产业兴旺地生“金”
“现在油茶树开始挂果,经济效益不断显现,油茶树已成了村民名副其实的‘致富树’。”站在筠门岭镇下阳村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的山顶俯看漫山油茶林,村民邱昌茂满脸笑容。
近几年,下阳村先后流转山林面积1.1万亩,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整地、高规格选种、高要求栽植、高质量管理的建设标准发展油茶产业,年产茶油12.5万斤,吸纳劳动力400余人,年产值达750万余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筠门岭镇坚持以特色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把“办点示范、以点带面”作为推动全镇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该镇精选稻米、特色果蔬、生态药材、优质生猪为主导产业,以“万”聚力,先后打造万亩水稻、万亩脐橙、万亩蔬菜、万亩林下经济和万头生猪养殖等五个产业。
与此同时,筠门岭镇充分发挥林业大镇优势,因地制宜引导农户发展林下经济,不断推广新品种、发展深加工、培育新主体、带动小农户、延伸产业链。先后打造出龙头吴茱萸、竹村罗汉果、盘古草珊瑚等农业产业发展新名片,让林下经济变身绿色银行,铺就生态致富之路。
发展有规模、产业有特色、群众有效益。2022年,筠门岭镇实现农业产业产值逾5.5亿元。其中,脐橙产量1.13亿斤,实现产值2.83亿元;生猪出栏5.4万头,实现产值1.1亿元;水稻收获3400万斤,实现产值6000万元;时令蔬菜2500万斤,实现产值4400万元;出品油茶30万斤,实现产值1800万元。
宜居宜业新农村
“昔日‘脏乱差’变成了‘绿净美’,‘泥巴岗’变成了‘聚宝盆’,‘旧陋习’变成了‘新风尚’……”说起家乡的变化,筠门岭镇营坊村村民陈利国如数家珍,几年前,他返乡创业在家门口开起了乡村民宿,如今事业越做越大,日客房接待能力最高达到近百余人。
营坊村是筠门岭镇众多乡村振兴示范点之一,近年来,营坊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八仙文化资源,集中力量发展文旅事业,努力打造集“吃住游购”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典范。
一条街“吃好”。挖掘打造汉仙文化,探索创新“八仙名宴”,推出如煎豆腐、炒蛋皮、筒子粄等广受游客喜爱,以特色小吃让八仙文化入口。
一栋房“住好”。依托紧临AAAA级旅游景区汉仙岩的优势,营坊村先后打造三星级民宿1家、成规模民宿2家,年入住2000余客人,以温馨服务让旅游客暖心。
一座山“游好”。持续盘活旅游资源,推出大型沉浸式实景光影剧《悟道·汉仙岩》,以沉浸水路夜游感官不断延伸旅游体验,吸引游客游得好、留得住。
一个村“购好”。针对游客的需求,积极推动当地特产灵芝、脐橙、桔柚等土特产的销售,实现游客购得开心,农民增收致富。
“文旅市场全面回暖,我们村两个龙头产业民宿、美食都非常火爆,春节期间,每天的美食摊位都有70多个,卖得好的一天能卖四五千元,山水营坊35间民宿每天都客满,春节七天营业额达15万元。”营坊村党支部书记陈利爱介绍。
共享文明新生活
在复兴少年宫亲手开展科学实验、学习书法绘画;在镇情展览馆了解家乡的沧海桑田,还可以通过数字化场景应用骑游家乡的山山水水;在图书阅览室尽享数万册图书;在健身活动馆体验汗水过后的酣畅淋漓;在乡贤馆一览家乡的人文历史……2023年的春节,筠门岭镇老百姓发现,镇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已经成了人气最旺的地方。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一次重要部署。共赴文明之约,共建幸福门岭,2022年初,筠门岭镇多路争取资金,向上争取专项项目经费,向外争取援助扶持,向内争取乡贤群众捐资捐物,投入26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实践所建设过程中,该镇打破部门条块分割的局限性,统筹党建、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各方面资源,通过数字互动、实景布展,功能化配备相应设施设备,将群众所需所盼的育儿、健身、学习、观影、娱乐等功能进行集成,既服务全面,又层次分明,达到惠及群众、吸引群众,宣传群众、留住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目的。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实践所建成启用后,瞬时成了筠门岭镇最吸引人气的场所,也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努力开展好更多形式的文明实践活动,多部门发力,真正把群众吸引到阵地中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涵与外延,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筠门岭镇宣传委员许絮清表示。(张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