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要闻

我从老区来——

2023年03月04日08:29 | 来源:江西日报
小字号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始终倾注着深情大爱。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一个个感人场景、一声声嘘寒问暖,早已成为包括在赣全国人大代表、住赣全国政协委员在内赣鄱儿女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全国两会前夕,代表委员们心怀感恩习近平总书记的赤诚,心怀履职尽责的热忱,带着老区人民特有的质朴,深入基层一线,记录鲜活变化,倾听群众心声。他们当中,有人曾当面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亲眼见证了发生在身边的巨大变化。奔赴盛会,他们要把乡亲们的质朴心声带到北京去,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家乡发展的喜悦。

左香云:糍粑越打越黏 生活越过越甜

7年前,在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提到左香云,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竹制品加工。而如今,他又多了几重身份。“穿上西装,我是全国人大代表;系上围裙,我是餐饮服务员;戴上麦克风,我是红色讲解员;拿起产品,我又变身导购员。”2月19日,见到记者时,全国人大代表、神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左香云笑着说道。

在左香云的印象中,这种幸福的忙,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神山村后不久,就开始了。此前,神山村还是个贫困村。和许多村民一样,左香云靠在山上砍毛竹谋生,因为外出闯过,后来做起了竹制品加工。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神山村看望慰问乡亲们,在左香云父亲左秀发家门口,和村民一起打糍粑,还鼓励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此后,慕名来神山村的人多了,村里的设施也不断完善:原来窄窄的进山路拓宽到5米,停车场、旅游公厕建成,旅游大巴开进了村子。

得知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村民彭夏英有一串好消息想要左香云捎到北京。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家里时,她还是贫困户,住的是土坯房,现在家里建了新房,买了汽车,儿子也找了对象,一家人吃上了旅游饭。

彭夏英回忆,习近平总书记来神山村后不久,有3名外国游客来家里,中午提出想吃顿农家饭。彭夏英就用土菜做了一顿饭,没想到游客吃完大加称赞。于是,夫妻俩张罗着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看到彭夏英生意好,其他村民也有样学样。短短几年,村里冒出了16家农家乐。

“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是左香云的微信名,也是神山村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记者采访时看到,彭夏英家厨房灶台上方的铁钩上,一排腊肉晒得油亮;去年底,左香云家也晒了200多斤腊肉,为旅游旺季准备着。“我们晒的不是腊肉,是信心。”左香云说道。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左香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几年前,他和几个村民发起成立了神山村旅游协会,对内统一分配客源,让大家都有钱赚。他还通过走访调研,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建议村里发展多元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活力。(全媒体记者 钟珊珊)

钟敏:讲好革命先辈的故事

这个春天,对于全国人大代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讲解员钟敏来说,是一个忙碌而充实的春天。

2月24日,普通工作日,但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纪念碑、东门渡口等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天,一支来自广东的200多人的大型研学团队来到纪念馆参观,钟敏要参与讲解,并协调各类参观事宜。“自从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来过之后,来于都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忙碌之余,她笑着对记者说。

钟敏从事红色讲解工作已有20余年。让她至今记忆犹新的是,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于都县,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总书记在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前不时驻足察看,并询问了不少细节。”当日,钟敏在现场担任讲解。

这几年,于都县城乡建设日新月异,面貌焕然一新,红色研学游逐年升温。2019年至今,仅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就接待全国各地游客和红色教育培训学员600多万人次,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红色旅游发展。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红色基因传承”重要要求,钟敏和纪念馆的讲解员们一直努力讲好长征故事,以长征精神育人,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在每年完成300多场讲解任务的同时,钟敏还积极参加了当地的长征源宣讲团、合唱团,累计参加各类宣讲和演出活动100多场。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钟敏更觉重任在肩:“人民代表为人民,我一定要立足本职岗位,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这几年,于都红色研学游的火热,也给钟敏带来了幸福的烦恼。如何尽快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更好助力于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是钟敏一直在思考的事。让她欣喜的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目前进展顺利,其中的长征大剧院和长征学院一期均已经落成,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改扩建也已进入前期工作。“两年之后再来于都,这里肯定又会大变样了。”采访结束时,钟敏热情地向记者发出邀请。(吕诗俊 全媒体记者 朱 华)

罗嗣海:俯下身子 干出样子

与全国人大代表、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约一次采访时间不容易。自今年1月当选人大代表以来,罗嗣海就提前进入了忙碌的“两会节奏”。全国两会前夕,他的日程更是排得满满当当:与全省教育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交流互动;赴宜春参加工业强省主题调研;深入一线了解师生和科研人员心声……

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罗嗣海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心想干就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段时间,他除了积极学习履职相关知识,还主动向老代表求教。2月9日,他专程与江西教育领域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沟通交流。

解决好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挂念心间。他强调“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身为高校党委书记,罗嗣海早早地开始调研毕业生就业情况。他发现,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毕业生求稳心态更加突出,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高校,学生“慢就业”现象增多。为了更好地履职,让议案建议针对性更强、质量更高,2月21日,他还专程来到宜春学院,了解这类市属高校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实际情况。针对如何破解毕业生“慢就业”的问题,罗嗣海已认真撰写建议,并不断修改完善。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从过去先后任职于地质类和矿冶类高校,到如今全面领导一所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校,罗嗣海一直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去年,南昌航空大学牵头组建了省航空产业创新联合体,学校在航空材料、航空制造、无损检测、微小发动机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突出优势。(全媒体记者 钟珊珊)

张婧婧:

古街区里话新生

2月19日,周日,景德镇。当天下午,游人如织的御窑厂遗址迎来了一位熟悉的客人——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婧婧。

全国两会临近,连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张婧婧,依旧把关注点聚焦在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此次,她专程来到陶阳里御窑景区调研,完善相关建议。

一瓷载古今,一景融中外。陶阳里御窑景区,这片包含御窑厂遗址在内的古街区,对景德镇乃至江西来说,都具有特殊意义。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景德镇御窑遗址保护作出重要批示;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殷殷嘱托:“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

位于景德镇老城区中心的陶阳里御窑景区,是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核心区域。该景区以御窑厂遗址为核心,由周边历史文化街区、里弄、民居、会馆、瓷行、窑房、作坊、陶瓷工业遗产等历史文化遗存组成。目前,御窑厂遗址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彭家弄、毕家弄、程家上巷等窑砖里弄共500余栋历史建筑也已完成修缮,恢复了历史上南货街、徐家窑窑作群等30余间老字号,活化利用并打造了240余间商铺。历史街区正重新焕发生机。

“这个窑炉有多久历史?”“现在还在烧吗?”……张婧婧先后来到景区内的邑山窑和徐家窑,边看边问边听边记录。当了解到徐家窑仍在采用传统工艺烧瓷,并较好保留了传统制瓷的全流程和工艺后,她十分高兴。张婧婧认为,陶阳里御窑景区发轫于古代御用瓷烧制,今后不论如何创新,陶瓷文化都是这块区域的根脉。“陶阳里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景区今后可以在帮助青年陶瓷艺术家、创业者在陶阳里待下来并发展好上下更大功夫。”张婧婧告诉记者,今年全国两会,她将带上关于陶阳里御窑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纳入国家重大文化战略工程等建议进京,继续为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鼓与呼。(全媒体记者 卞 晔)

张玉清:

接续奋斗为职教

代表委员脚沾泥土,议案提案才冒热气。全国两会召开在即,2月24日下午,在泰和县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记者经过多次联系后,终于“追”到了全国政协委员、新余学院院长张玉清。这已经是他为完善今年政协提案深入基层调研的第四站。

“早就听说千烟洲试验站借助良好的科研能力,准备在泰和县打造集特色农业、文旅、科普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项目,这个项目正好和我的提案有关,所以前来作进一步调研。”张玉清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过去五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教育工作者,张玉清围绕职业本科建设、推进产教融合等方面履职建言,为推动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积极献计出力。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交了5件提案,其中《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推进职业本科建设根治职业教育中的“肠梗阻”》等都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

今年,张玉清连任全国政协委员,这让他倍感责任重大,为职业教育发展建真言、献良策的步伐也更加坚定有力。他先后到湖口、分宜、铜鼓、宜丰、上高等十余个县(市、区)深入调研。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产业要先行。”结合调研成果,张玉清深深地感受到,推进乡村振兴,既需要博士、硕士的加入,更需要返乡、留乡人才的贡献,还需要不断提高扎根乡村一线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从而以人才振兴带动产业振兴。

“推动职业教育下沉,进一步丰富乡村职业技术培训体系。”扎实的基层调研,再一次启发了张玉清,他认为,要加快建立多元化师资库,强化特色产业培训,完善效果评价和监督机制,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回顾过往,展望未来,张玉清说:“作为政协委员,我将一如既往忠诚履职、尽职尽责,助力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发挥作用,以奋斗之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全媒体记者 刘 斐)

(责编:罗娜、邱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