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江西:遗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突破22万人

2024年03月28日15:02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2024年江西省红十字会清明追思会活动在南昌青山纪念园举行。 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2024年江西省红十字会清明追思会活动在南昌青山纪念园举行。 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人民网南昌3月28日电(记者时雨)28日,2024年江西省红十字会清明追思会活动在江西南昌青山纪念园举行,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红十字会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来到这里,缅怀遗体器官捐献者,向捐献者的奉献爱心、服务医学、挽救生命、造福社会的高尚之举致敬。

据江西省红十字会介绍,截至目前,江西省遗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突破22万人,成功实现人体器官、遗体和组织捐献2164例,其中器官1449例、遗体583具、眼角膜654例,挽救了4224余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使1300余名失明患者恢复光明。

在追思会现场,倪光亮的孙女倪可心也来到纪念园祭奠爷爷。“爷爷的老家是上海的,上世纪70年代,他和奶奶一起来到江西,在一家设计院担任设计工程师一职,是一名高级工程师。”倪可心说,爷爷教会她很多新鲜的东西,也是因为爷爷,她第一次听到了“遗体捐献”这个名词。

1994年,倪光亮在上海得知可以通过捐献遗体为医学事业作贡献,就此萌发了捐献的意愿。那一年,江西尚未成立遗体捐献机构,倪光亮带着一纸空白的登记表回到江西,到江西医学院了解医学教学中遗体使用的情况,学生们告诉他人体解剖实验极度缺乏样本。倪光亮当即表示,遗体器官捐献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造福人类的高尚行为,他愿意为了医学事业的发展而奉献自己。

2001年,倪光亮和老伴一同签署了遗体捐献登记表,成为江西第一对签署遗体捐献的夫妻。

“2021年5月,爷爷因突发疾病入院,不到短短半个月就丧失了语言和行动能力。”倪可心介绍,2022年2月7日晚,爷爷因多器官衰竭,永远地离开了家人,享年86岁。那天晚上,家人立即联系了红十字会,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了爷爷捐献遗体的夙愿。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遗体器官捐献行列,他们坦然面对死亡,献出宝贵的生命礼物,成就他人生命的延续。

“遗体器官捐献是关系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公益事业,是弘扬人道精神的具体体现,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参与、支持。”江西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挂职副会长肖守渊表示,红十字会将和社会各界一起通过普及遗体器官捐献知识、畅通捐献渠道,提高全社会对遗体器官捐献在保护生命、拯救生命方面重要意义的认识,鼓励公民自愿登记遗体器官捐献意愿,树立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尊重生命、友爱奉献的社会新风尚。

(责编:罗娜、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