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全南县金龙镇水口村日产10吨有机蔬菜直供大湾区——

抢占高端市场 村民收入倍增

2024年05月23日08:18 | 来源:江西日报
小字号

水口村自然之星有机蔬菜基地。 记者 徐黎明摄

5月16日19时,全南县金龙镇水口村,三辆冷链物流车驶出蔬菜基地,星夜驰往粤港澳大湾区。

“蔬菜全部精选包装,全程冷链贮藏运输,当天送达。”水口村自然之星有机蔬菜基地加工车间经理杜峰介绍,基地种植的有机蔬菜以高出市场同类蔬菜的价格,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端市场。

走进水口村自然之星蔬菜基地,只见一排排连栋温室大棚矗立道路两旁,棚内翠绿的空心菜、韭菜、豆角长势喜人,菜农们正抓紧时间采摘、分拣、打包、装箱,一派忙碌景象。

水口村拥有富硒土壤2100亩,昼夜温差大,山区独特的气候种植出远近闻名的高山蔬菜。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金龙镇紧盯富硒有机蔬菜,引龙头、树品牌、延链条。2022年3月,该镇联合驻村工作队引进江西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水口村蔬菜基地,对基地进行规模化、品质化提档升级。

这个占地1012亩的蔬菜基地是全南县首个集育苗、种植、预冷、分拣、包装、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富硒有机蔬菜基地,主要种植鸡毛菜、奶白菜、韭菜、秋葵、尖椒、豆角等,每天产出净菜10吨,每公斤销售均价达60元。

过去,水口村的蔬菜是零敲碎打、分散种植的,时令蔬菜只供给县城周边,菜农赚钱不多。现在,江西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盒马鲜生、山姆会员店、百佳、永旺、天虹等商超签订直供协议,让蔬菜销售重心向大湾区市场转移,向高端市场挺进。

大湾区蔬菜市场一向选品严格,水口村的有机蔬菜获得大湾区高档市场的入场券,要归功于当地蔬菜产业走规模化、品质化、标准化的发展之路。

在分拣加工区,两名质检员对即将外发的蔬菜正进行苛刻的检测。“检测菜里是否有虫和黄叶子。在割菜时,蔬菜长短要保持一致,菜里不能粘上一点泥巴。”杜峰说,由于全程采用冷链运输,恒温约10℃,蔬菜到粤港澳消费者的厨房时,仍新鲜如初。

历史场景辗转腾挪,水口村的蝶变印迹始终清晰。早年,水口村传统蔬菜种植全靠人力,浇水、施肥、打药全凭经验和感觉。如今,在智慧大棚里,最惊艳的莫过于满满的现代农业元素,智能水肥一体化、智能通风设备、温湿度监测设备、智能补光等各种高科技设备随处可见。各类蔬菜所需的水肥、光照、温度、湿度等生长要素通过智慧化系统精准调节。

“在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都是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害虫诱杀。”水口村蔬菜基地生产负责人黄光勇介绍,通过绿色植保综防技术,基地蔬菜实现无污染。

据介绍,该基地按照现代农业标准,建立了符合有机认证要求的准入制度,对生产的各环节层层把关,每份蔬菜都有专属“有机身份证”,通过扫描二维码,消费者能查询农事活动、生产、储运、配送全过程记录,对蔬菜进行有机溯源管理,确保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可靠。

从传统粗放种植到规模化、标准化、品质化种植,水口村谋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径,不仅助力蔬菜消费升级、丰富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老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2023年,水口村集体经济收入153万元,纯收入128万元。”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水口村第一书记肖玉说,蔬菜基地流转土地1000余亩,200余农户受益,通过大棚、设施设备租赁等方式,快速提升了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仅如此,还吸纳了周边村民70人在基地长期稳定就业。

在蔬菜种植大棚,村民钟贱玉正娴熟地利用刀具收割空心菜。“作为蔬菜摘拣员,上岗前我们都经过了严格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蔬菜采摘和处理技巧、卫生安全知识等。我们割菜是按斤来算,月入3000多元,比以前的收入增加了一倍。”两年前,钟贱玉流转了自家土地2.2亩,在驻村工作队的介绍下到蔬菜基地务工,离家近、活轻松、工作时间灵活,所以既能挣钱又能顾家的工作让她很满足。

“从一粒种子到一盆好菜,水口村蔬菜基地已贯通设施蔬菜产业全链条,前端拎稳‘菜篮子’,做好标准制定、种子培育和技术创新;后端端牢‘菜盆子’,培育特色品牌,丰富产品层次,打通高端渠道。”金龙镇人大副主席陈秀芳说。(记者 李 颖 徐黎明)

(责编:毛思远、邱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