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開 幸福來

2020年07月28日07:18  來源:江西日報
 

  7月7日,車輛沿著十八彎的盤山公路蜿蜒而上,沿途滿目蒼翠,雲霧繚繞。10時左右,記者來到平均海拔1000米的玉山縣懷玉鄉玉峰村。

  懷玉鄉是方志敏烈士曾經浴血奮戰的地方,玉峰村位於該鄉西北部,紅色文化厚重、自然風光優美,之前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導致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是“十三五”省級貧困村。2015年,一條新修的、長達18.77公裡的“天路”(懷玉山公路)直通這裡,帶熱了當地的紅色旅游。懷玉鄉政府趁熱打鐵,多方籌集資金,對村裡的集中居住房屋進行立面改造,統一建筑風格。如今,這裡村容整潔、村風文明,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休閑度假。

  記者在一家名為“老兵食堂”的餐館看到,餐桌上擺放了一個獨特的桌簽:一支紅色的筆屹立在底座上,底座上面寫了幾個字——可愛的中國。“我是一名退役老兵,這些筆、信箋等小紀念品是專門訂制的。我想用這種方式告訴游客,這裡是一片紅色土地,我們有義務把懷玉山紅色故事宣傳好。”餐館經營者羅來壽今年60歲,皮膚黝黑,性格直爽。今年5月初開業以來,餐館生意一直不錯。

  羅來壽一家五口人,之前一直在浙江義烏做生意。2015年,看到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好、村容村貌越來越美,他毅然決定回家鄉創業。

  “當時我們一家人都不理解。在義烏做生意做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回村裡?”31歲的兒媳婦桂吳敏笑著跟記者回憶起當時的心情。她現在是懷玉山風景區管委會的一名講解員,“我是2016年9月到這裡工作的,起初心理上確實有些落差。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深深地被方志敏烈士的革命精神和家國情懷所感染。今年4月,有一名外地的‘90后’女孩來這裡聽了我的講解后,被烈士的事跡感動得當場落淚。紅色故事需要代代傳承,我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

  據記者了解,如今,在懷玉鄉玉峰村,像羅來壽這樣吃上“旅游飯”的村民有80多戶。

  54歲的羅滿堂,之前由於沒有一技之長,生活困頓,靠種田種菜做小工謀生,家庭年收入僅6000元左右,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懷玉山公路通車后,玉峰村迎來發展良機。2016年,懷玉鄉政府出資對他的房屋進行改造,並指導幫助他開起了“旅友之家”民宿。如今,民宿辦得有聲有色,再加上后來學會的培植紅豆杉苗、桂花盆景等技術,羅滿堂家去年的收入達18萬元。他動情地對記者說:“是黨的好政策、各級干部的幫助,讓我從貧困走上小康路。我告訴兒子,一定要永遠感黨恩、時刻記黨恩。隻有堅定不移地跟黨走,日子才能越過越好!”

  近年來,當地政府和幫扶干部依托日益紅火的紅色旅游,通過多種辦法,為村民申請貼息貸款和創業補貼,鼓勵村民開辦農家樂和民宿。玉峰村還出台《玉峰村旅游民宿發展推進試行辦法》,組建農家樂民宿協會,力促民宿發展規范化。玉峰村第一書記林顯岳告訴記者,玉峰村一共有53戶貧困戶,51戶已經脫貧。如今,經營農家樂、民宿的村民,僅旅游收入這塊,家庭年收入均超過5萬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記者手記

  “要想富,先修路”,用這句話形容玉峰村的發展之路,再合適不過。因為有了一條通達村庄的“天路”,玉峰村經濟發展起來了,村民的腰包也日漸鼓了起來。當地政府在找准發展定位、發揮資源優勢的前提下,努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大力推動紅色旅游和餐飲民宿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如今,昔日的窮溝溝變成了休閑勝地,不少農民通過創業,日子越過越好,精神風貌更是奮發向上,人人主動傳承紅色基因,戶戶積極建設美麗家園。鄉村振興,“振心”是關鍵,玉山縣因地制宜、一地一策,著力推進“一村一品”向縱深發展,發揮群眾的主體力量,不斷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從而實現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余 燕)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