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顏值俏起來 村民口袋鼓起來

2020年08月03日08:53  來源:江西日報
 

  近年來,九江市濂溪區充分發揮沿江、臨湖、環山的區位優勢,以為群眾辦實事為出發點,多措並舉,破解難題,書寫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濂溪答卷,經過三年努力,濂溪區農村人居環境發生蝶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建設大覆蓋,美了鄉村、樂了村民

  姑塘鎮姑塘社區毗鄰鄱陽湖,姑塘海關遺址近在咫尺,一直以來,這裡商賈雲集,人口流動大。7月27日,記者來到了姑塘社區,看見房前屋后干淨整潔,每戶門前均實行“三包”,就連晾晒衣服的衣架都統一安裝在各家門前。家住姑塘社區75棟的居民姜明才說起這些變化喜笑顏開:“我們雖然住在社區,但其實大多數是漁民,前幾年這裡真是臟亂差,街上污水橫流,四處亂搭亂建,蚊蠅亂飛,經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后,這兩年社區大變樣。環境變美了,我們住得更舒心了。”說起身邊農村人居環境的變化,濂溪區區長容長貴如數家珍:全區已建成省級新農村點461個、市級新農村點41個,受益群眾達11.1746萬人﹔打造了3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和32公裡的沿鄱陽湖生態景觀展示廊道﹔創建了新港鎮楊家場村和威家鎮積余村傅家山村小組等10個美麗示范村庄和2個美麗示范鄉鎮。

  環境大提升,拆了舊房、清了小溪

  “積余村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自然生態畫卷。”每個人走進濂溪區威家鎮積余村,都會由衷地發出這樣的感嘆。積余村黨支部書記傅典美擔任了20多年村干部,他親眼見証了積余村的點滴變化:“2002年,進村的道路全是爛泥巴。”近三年悄然發生變化,2018年,濂溪區啟動積余村秀美鄉村示范點建設,由區政府投資2442萬元重點打造,拆除豬圈等破舊房屋70多棟,拆除各類違建3000多平方米。在積余村傅家山村小組,記者看到,所有房屋青磚黛瓦,瀝青路面干淨平整,過去污水流淌的溪流現在清澈見底,還建了一座日均處理污水50噸的污水處理站。67歲的村民傅木山喜滋滋地說:“我做夢也沒想到,過去的破舊小村,能變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周末和節假日經常有人過來游玩,我們現在搞農家樂呢!”

  積余村的變化是濂溪區農村環境大提升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區全力推進污水、廁所、垃圾“三大革命”。按照村庄人口聚集度、污水生產量等差異,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採用微動力等污水處理技術,啟動建設27座村級污水處理站。按照“衛生、經濟、環保、適用”原則,選擇符合當地實際的改廁模式,完成農村戶用衛生廁改造1.7963萬座、無害化衛生公廁11座,農村無害化衛生公廁完成率達100%。

  面貌大變樣,辦了產業、 富了百姓

  鄉村美帶動產業興。濂溪區堅持把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鄉村旅游、推動移風易俗等結合起來,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村落。一個個秀美的田園綜合體成了帶動村民在家門口脫貧增收的基地。高垅鄉羅家山村小組,在2019年辦起了農旅結合的旅游產業,依托羅家山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建成了百畝蔬菜、瓜果採摘園,還有50畝茶園、10畝魚塘及花卉園,每到周末,不少市民和驢友結伴到這裡採摘蔬菜、吃農家飯,體驗田園生活。

  羅家山旅游公司負責人曹成說:“目前正在進一步鞏固提升村裡的基礎設施和村庄顏值,爭取能吸引更多游客,我們要讓游客來一次就忘不了,真正做到辦了產業,富了百姓。”(練 煉)

(責編:邱燁、毛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