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平工業園:從量變到質變

2020年08月13日15:36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仲夏時節,陣雨后的樂平工業園顯得更為清新。綠水青山間,一條條寬闊柏油大道連接著園區內企業、工廠、科研中心、服務機構,量變與質變在這裡相得益彰相互轉化。

園區:企業產量上做加法,企業數量上做減法

從樂平市區向南不到10公裡,車程15分鐘左右,就會到達樂平工業園,這裡是樂平經濟發展的重要平台,以精細化工和生物醫藥、機械制造、礦產建材等產業為主,貢獻了樂平市大半的GDP。

成立於2001年的樂平工業園建設面積6.5平方公裡,經過十多年發展,園區入園企業11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65家,已建設成為國家級精細化工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江西省重點工業園區、江西省新型工業化產業基地。去年,園區完成工業產值316億元,上交稅收10.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利稅總額分別佔樂平市的88%、75%。

“我們取得這樣的成績,並沒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樂平工業園黨工委書記吳金財告訴記者,兩年來,園區通過成立整改任務督導專班,形成由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抓牽頭、各部門協調聯動的工作格局,並先后投入12億元用於環保整改。

曾經有段時間,樂平工業園產業與“污染”挂鉤,工業“三廢”成為最大的環境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樂平工業園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為契機,狠下決心,多措並舉,鐵腕治污,短短兩年時間,園區環境質量得到了極大改善。

據悉,為控制園區污染物排放,樂平工業園將園區內所有企業10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取消,使用蒸汽供熱或生物燃料供熱,並根據企業生產計劃分批對企業實行錯峰生產。另外,規范園區企業排放雨水行為,生產企業全部安裝雨水在線監測系統,與廢氣監測、廢水監測一起聯網到樂平市環保局智能化在線監控平台。

同時,園區積極創新監管模式,引進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協助政府對園區安全、環保、廢氣、雨水、污水在線監測進行全方位管理。在“三廢”治理過程中,關停企業10家,兼並重組企業8家,經整改恢復生產的企業30多家。經過整治,園區五大雨水排口及污水處理廠全部實現達標排放,樂安河野雞山國標檢測斷面水質長期保持在Ⅱ類∼Ⅲ類以上。

樂平工業園雖然在環保整改過程中,在企業個數上做了減法,但環境的改善讓園區企業在質量上不斷做加法。

好環境就是最好的邀請函。環保整改后的樂平工業園將精細化工確立為主導產業,集聚了一大批在行業內有絕對話語權的企業。其中維生素B6、B1系列佔全球份額的主導地位,含氯硅烷偶聯劑佔有率全球第一,氯化亞砜和AC發泡劑均處於全國領先地位。

企業:自動化水平提高,產品鏈延長

走進江西天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維生素B6中間體酯化車間,並沒有想象中傳統化工企業生產車間裡嘈雜、混亂的生產狀態和塵土飛揚的環境。控制室裡幾名員工在電腦前查看投料情況,車間裡全自動化的生產線平穩地運行著,整個車間整潔、安靜,隻有一兩名工人,在關鍵環節照看、檢查生產線的運行情況。

天新藥業副總經理徐榮華告訴記者,全自動化車間已經運行了兩年多,原來一個車間一個班次就需要五六十名員工,現在兩個車間才六十名員工,還能分三班倒,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還提高了生產效率,僅酯化車間每年生產維生素B6就達6000噸。

“通過環保整改,園區實現了統一供熱,解決了企業蒸汽使用的難題,讓我們可以抓緊推進產業化項目。”徐榮華說,近兩年,天新藥業迅速發展,從隻有一個廠區,發展到有四個廠區,總佔地面積約1000畝,建立了22個生產車間。特別在今年上半年,天新藥業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一季度銷售收入創歷史新高,1至5月份銷售額達10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

園區供企業一片熱土,企業還園區勃勃生機。

6月24日,江西世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發布雙氧水項目建成投產公告,該公司建設的“年產20萬噸(27.5%)雙氧水項目”已建成並進入試生產階段。

據世龍實業常務副總經理宋新民介紹,該項目是工業技改擴建項目,總投資約2.85億元,其最大特點就是充分利用公司氯鹼裝置副產的富余氫氣生產合格的27.5%雙氧水,有利於世龍實業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延伸企業產品鏈,標志著世龍實業循環經濟產業實現了新跨越。

8月12日,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登陸A股市場。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紀金樹表示,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市場覆蓋力度,發揮公司較強的研發能力,實現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

員工:收入增加,工時縮短

“周圍有很多親戚朋友都想來廠裡做事,隻要條件合適,我都會介紹他們來,剛進廠工資每個月就有4200元左右,比在家務農好多了。我已經介紹了7、8個人來上班,他們大部分都留下來了。”彭銀英說。

今年42歲的彭銀英是樂平本地人,2008年應聘加入天新藥業,現在已經是綜合車間班組長,年薪有10萬元左右。她告訴記者,天新藥業工作氛圍好、發展前景好,而且十分重視員工的福利待遇,不僅可以朝九晚五正常上下班,不需要“996”,每年還有兩個半月的寒暑假。另外,公司還會出資鼓勵大家通過遠程教育,提高學歷,她通過學習已經拿到了本科文憑。

90后的王志龍是江西撫州人,2014年在南昌大學制藥工程系畢業后,通過校招加入天新,通過6年的努力,已經成為天新藥業維生素B1車間主任,年薪達15萬元至20萬元。“我們夫妻倆都是天新的員工,我在車間生產,老婆在銷售部門工作,兩個人一年工資有25萬元左右,現在已經在樂平定居,有車有房,生活無憂,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小康生活。”王志龍告訴記者,他父母看到他們工作穩定,發展前景好,都搬到了樂平和他們一起生活。

談及小康,徐榮華有他自己的理解:希望企業的員工們能快樂工作,快樂生活,不僅要滿足員工的物質需求,還要滿足員工的精神需求。

“為此,我們為每一位員工都交了五險一金,建了員工宿舍、人才公寓,成立了住房基金、互助基金,讓每個員工都能安居樂業。”徐榮華說,通過不斷提升企業文化,天新藥業員工人數穩定增長,從2010年的600人增長到2020年的2000人,工作10年以上的員工超過30%,大中專以上畢業生超過20%。

一份固定的收入,是每一位企業職工走向小康生活的底氣。樂平工業園不僅是樂平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也是百姓就業的主渠道,共安置就業人員18200人,90%以上是樂平本地人。(董軍發 胡發根 熊希倫)

(責編:邱燁、毛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