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回本”心理作祟 導致自助餐食物浪費

2020年08月17日08:23  來源:江西日報
 

  8月15日至16日,記者走進南昌香格裡拉紅谷灘店、亞馬遜環球美食百匯紅谷灘店等多家自助餐廳,發現自助餐廳浪費現象時有發生。

  收押金等方式難以制止浪費行為

  “親愛的顧客,您好!歡迎您來本店用餐,餐廳溫馨提醒您,適量取餐,拒絕浪費……”8月16日中午,記者走進亞馬遜環球美食百匯紅谷灘店自助餐廳,一進門就聽到餐廳工作人員用廣播對消費者進行提醒。

  顧客在購買餐券的同時,還要掃碼付押金,顧客要保管兩張票根,待用餐完畢給服務員簽字,保証桌上殘余食物少於150克方可退還押金。

  記者發現,琳琅滿目的海鮮、刺身、烤肉等各類食品欄旁,都有顯著的標語,提醒顧客:“本餐廳所有菜品循環供應,請勤拿少取,愛惜食物。”

  據亞馬遜環球美食百匯紅谷灘店運營領班介紹,部分食客存在“吃回本”心理,導致自助餐食物浪費,店裡對顧客收取押金主要是提醒顧客,不要剩太多。

  餐飲企業如此用心,依然不能阻止部分消費者“舌尖上的浪費”。記者注意到,自助餐廳客流量多,一些價值較高的海鮮、刺身、牛肉等食物,許多消費者一大盤一大盤地裝,甚至桌上都擺不下了,仍樂此不疲不斷取餐。有的顧客趁餐廳工作人員不注意,將吃不完的食物倒進垃圾桶,有的直接把未吃完的肉片等丟棄在餐盤裡,甚至有顧客拿吃完的蝦殼與果皮等,蓋住未吃完的食物。

  這種現象並非亞馬遜環球美食百匯紅谷灘店自助餐廳獨有,同樣的現象在南昌香格裡拉紅谷灘店也存在著。“這裡有點貴,但是品種多,一不小心拿多了,吃不下了。” 8月15日,記者在這裡詢問一名顧客,緣何剩了幾個大蝦與一些烤肉時,他表示花了錢就想來品嘗一下這裡的食品,好吃的太多了。

  記者發現,雖然餐廳工作人員不時提醒食客盡量不要浪費,並告知消費者菜品會循環供應,但依然有食客用完餐后,將吃不完的海鮮留在餐盤。

  “我們這裡雖然沒有收取押金,但是設有提醒標識,以及工作人員的及時提醒,可還是不能制止部分食客的浪費行為。”南昌香格裡拉紅谷灘店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自助餐廳制定浪費懲罰措施無法執行

  記者發現,針對食客的浪費行為,南昌各大餐飲企業紛紛響應南昌市餐飲協會倡導的“光盤行動”,除了採取柔性提醒外,有部分餐飲企業採取了剛性的懲罰措施,即消費者所剩食物超過一定數量會對顧客進行罰款。如亞馬遜環球美食百匯紅谷灘店就規定,消費者如果殘余食物超過150克,懲罰金額每桌20元﹔殘余食物超過200克,懲罰金額每桌30元。

  不過,這種懲罰在現實中很難得到執行。

  “其實這就是個形式,實際經營中幾乎沒罰過消費者的款。”亞馬遜環球美食百匯紅谷灘店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消費者來餐廳消費是一種體驗與享受,設立處罰規定真的執行起來,很容易在食客之間口口相傳,導致失去客源。另外,對於吃自助餐浪費的現象,餐飲企業本身沒有執法權,自身制定的相應懲罰措施不具備法律效力,如果消費者較真,處理起來很棘手。

  制止餐飲浪費可剛柔並濟

  南昌社科院社會所副所長戴慶鋒認為,在吃自助餐時,部分消費者希望能夠“吃回本”,造成了餐桌浪費,沒有把握消費需求與傳統美德、社會公德之間的關系,過於注重自我消費感受。

  同時,自助餐多以年輕群體為主,在“什麼都不缺”的環境下長大,沒有節約糧食的習慣和糧食安全意識。

  另外,目前缺乏法律法規以及操作層面的細則支持,餐飲企業不能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執行。

  在戴慶鋒看來,拒絕餐飲浪費,既要以立法建立剛性約束,更要在全社會大力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氛圍,以崇德守規使人們回歸餐桌理性和文明。(記者 洪懷峰 實習生 楊逸楚)

(責編:邱燁、毛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