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畫上鵲橋會

2020年08月21日15:22  來源:江西日報
 

農歷七月初七是七夕節,也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東漢應劭《風俗通》逸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為梁以渡織女也。”我國的出版界,為弘揚這段古老的忠貞不渝的愛情觀,承載了世人祈求幸福美滿、愛情永恆的美好心願,曾多次出版有關牛郎織女傳說的連環畫。

發行最早的牛郎織女傳說連環畫,是新美術出版社在1953年12月發行的《牛郎織女》60開連環畫(見上圖),由金羽編文,李鐵生、水天宏、王曉峰繪畫。隨后,1979年10月,由張濟改編、何茜封面設計,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牛郎織女》60開電影連環畫冊﹔ 1980年10月,由王亞平編文、張岳健繪畫,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牛郎織女》60開連環畫﹔1981年1月,由張健編文、劉漢宗繪畫,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牛郎織女》64開連環畫﹔1988年9月,由荊其柱改編、劉巨德繪畫,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七夕的故事》24開連環畫﹔ 2003年9月,由墨浪繪,連環畫出版社出版精裝本《牛郎織女》24開繪畫版連環畫﹔2018年5月,由墨浪、姚柏繪畫,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牛郎織女》32開連環畫。

牛郎織女的傳說也在少數民族地區和國外流傳。1984年1月,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的由祝乃讓改編,孫慕齡、阿劉繪畫的《傣族牛郎織女》64開連環畫,演繹了流傳少數民族地區的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1980年,由馬德編繪,外文出版社出版,中國國際書店發行的32開英文版《牛郎織女》連環畫(見下圖),將漫畫藝術的夸張特點和中國畫技巧結合起來,並借鑒了中國京劇藝術的程式,隨意點染,風格獨特。1987年1月,由李澤儒編文、劉宜繪畫,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了漢日雙語版《牛郎織女》16開連環畫。

作為民間傳說,牛郎織女也多次在系列連環畫中出現。如1954年7月,由於澽元繪圖,立化出版社出版的《古裝連環畫選集之七:牛郎織女》50開本連環畫﹔1981年12月,由柯明、方駿創作,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神話系列:牛郎織女》連環畫﹔1984年1月,由袁珂原著,張錫昌改編,吳大成繪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牛郎織女》64開連環畫﹔1985年6月,由詹代爾改編, 賈文濤繪畫,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傳統戲曲故事:鵲橋》64開連環畫﹔1989年5月,由新姿編文,郭富貴繪畫,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24開連環畫﹔2001年7月,由春峰改編,墨浪繪畫,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連環畫收藏珍品:牛郎織女》12開連環畫﹔2011年7月,由司南改編,馬得繪圖,連環畫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七夕的故事》24開連環畫﹔2013年4月,由李鐵生、水天宏、王曉峰繪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民間故事:牛郎織女》64開連環畫。(李喜慶)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