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前,南豐縣紫霄鎮鎮干部就告訴記者,鄒小平人窮志不窮。
百聞不如一見。8月3日上午,記者來到紫霄鎮瞿村村山南組,蜜橘樹間,鄒小平正彎著腰鋤草,黝黑的臉頰上沁出細密的汗珠。“老鄒,歇一歇。”在村黨支部書記廖中華的介紹下,記者與鄒小平攀談起來。
不大的眼睛透著光亮,50歲年紀卻有著不輸年輕人的精氣神,這是鄒小平給記者的第一印象。交談中,鄒小平的人生經歷更是讓人心生敬佩。
早些年,鄒小平被查出患有腎衰竭,不能外出務工,再加上年邁的父母要贍養,三個年幼的孩子要撫養,生活的擔子很重。為了養家,鄒小平吃止痛藥,勉強在田裡干活。為了省藥錢,鄒小平將中藥材磨成粉吃。
2014年,鄒小平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一項項政策,極大減輕了一家人的生活負擔。加上自己努力,鄒小平一家逐漸寬裕起來。
“他是個勤勞肯干的老實人,即便干不了重活,也不閑著,想辦法做點輕巧的事。”廖中華如此評價鄒小平。2018年,縣裡對貧困戶發展產業有獎補政策,鄒小平思來想去,在自家地裡種了蜜橘、臍橙、白蓮等作物。閑暇時,鄒小平還不忘線上“充電”,向農業專家請教種植技術。辛勤耕耘,終有收獲。當地政府有力幫扶,自身勤勞肯干,妻子和大女兒也外出務工,鄒小平一家的人均收入,從2014年的2000多元提高到2019年的1萬多元。
今年,鄒小平又得到一個護林員公益性崗位,月工資700元。為了增加收入,他還在自家院子裡養了7箱蜜蜂。剛開始養蜂時,鄒小平對蜜蜂的習性不了解,常常被蜇,手上臉上全都是包。不懂就學!鄒小平時常跑到鎮裡的蜜蜂扶貧基地,向專業技術人員取經。經過一番摸索,他終於掌握了養蜂的門道,比如打開蜂箱時動作要輕、穩,不要壓著蜜蜂﹔蜂箱的位置要根據不同季節、不同時段、不同溫度來調整等。
面對貧困,鄒小平始終沒有氣餒。談及過往的坎坷,他很坦然:“我一直堅信,人窮志不能窮。國家政策再好,如果自己不努力,想脫貧致富隻能是空話。”(記者 齊美煜 實習生 趙文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