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是《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自古以來,江西自古是北方通往南方的咽喉要塞。隨著歷時1年的全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收官,得天獨厚的水運優勢、加快補齊的水運短板,將重振千年贛鄱“黃金水道”輝煌……
瓶頸:岸線資源“豐而不富”,港口整合勢在必行
盛夏的贛江畔,潮平岸闊,生機勃勃。遠處的南昌龍頭崗綜合碼頭,一艘艘貨船順流而下匯入長江揚帆遠航……駐足贛江滕王閣向北眺望,隻見一排排色彩鮮艷的集裝箱碼放在江西國際集裝箱碼頭上,好一幅現代化的港口水運振興工筆畫。透視滕王閣畔的發展變遷,南昌龍頭崗綜合碼頭集裝箱運輸助推港產聯動高質量發展,演繹著江西水運港口助力外向型經濟新的傳奇。
近年來,我省搶抓“一帶一路”建設,以及長江經濟帶發展國家戰略機遇期,加快推進全省港口水運發展,先后建成了南昌龍頭崗綜合碼頭一期工程、九江港城西港區九鼎物流等一批公用貨運碼頭項目。盡管我省港口發展取得新進展,但發展基礎仍然薄弱,水運作為綜合交通運輸短板未得到明顯改觀。
江西是水資源大省,境內有2400多條河流,其中有101條通航河流。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流匯聚,注入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經湖口融入長江,水資源總量居全國第六位,水資源豐富,但水運卻不發達。同時受歷史原因等影響,過去岸線低水平開發,還存在“深水淺用”等現象,造成我省深水岸線資源“豐而不富”。同時因長時間粗放型的使用,大部分規模化優良港址被佔用,難以滿足全省港口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水運成為江西交通運輸的短板和弱項。如何集約利用全省港口資源,如何高效打造全省水運體系,如何對標建設江西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成為全省交通運輸改革發展的重要課題。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省現有碼頭129座、泊位數271個,但各港口普遍存在各自為政、各自發展、無序競爭等弊端,未能形成分工協作、資源共享的良性發展格局。港口資源分散,全省110多家港口企業發展緩慢、功能單一,“小散亂”是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極易造成污染,影響岸線美觀,而且絕大多數還停留在從事傳統的港口裝卸、倉儲服務上,在現代物流服務方面的功能拓展不夠,沒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供應鏈,產業附加值低,難以實現滾動發展、做大做強,統籌謀劃全省港口一體化發展迫在眉睫。
水路通則港口興。2017年以來,省政府召開了全省加快水運建設會議,出台了《關於加快水運建設的實施意見》。全力補齊水運發展短板,以“兩江兩港”(贛江、信江,九江港、南昌港)為重點,加速推進“兩橫一縱”(長江江西段、贛江、信江)高等級航道建設,於2019年底實現贛江全線三級航道通航,今年底實現信江三級通航,為全省港口水運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加快振興我省內河水運發展,既要“鋪好”高等級航道這條大路,更要發揮港口碼頭的集聚效應和引擎作用。為盡快改變全省港口資源分散、各自發展、實力不強的局面,2019年6月,省政府印發《江西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方案》,明確將堅持政府指導、市場運作、合作共贏的原則,對九江港、南昌港兩個全國性主要港口和贛州港、吉安港、宜春港、上饒港、鷹潭港等五個區域重要港口的貨運碼頭進行資源整合。成立省港口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交通運輸廳,統籌協調推進港口資源整合工作。組建江西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省級層面港口資源整合和港口資源開發利用投融資平台,統籌協調推進全省港口規劃、建設、運營、管理一體化發展。
展望:激發聯動效應,推動港口高質量發展
盛夏時節,作為由江西省港口集團與九江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彭澤縣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建設的江西省首個港口資源整合項目——九江港彭澤港區磯山作業區磯山園區公用碼頭(以下簡稱九江磯山公用碼頭)建設一片繁忙景象,施工現場挖掘機、運輸車等機械轟鳴……同樣,今年5月26日,一艘裝載著20余噸巴西牛肉的貨輪,經過江海聯運抵達九江港。這是九江口岸首次進口肉類,結束了江西省境內不能直接進口肉類的歷史。
九江港的日益繁榮背后正是江西港口發展變化的注腳之一。“以前直接通過九江港進口肉類的場景連想都不敢想。”九江港(九江港是一個區域泛稱,不是一個單位)工作人員李躍輝介紹說。未來,隨著全省港口一體化運營后,大船舶直接停靠九江港實現江海聯運也將成為常態,這些既得益於近年來江西省加緊推進港口水運項目建設,加快構建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現代水運體系,也得益於全省港口資源后實現的一體化、集約化效應。
全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啟動以來,江西省已布局港區50個、港口碼頭項目42個。其中,省港口集團擁有全資、控股、參股或合作運營現有碼頭數達到19座、泊位44個。預計到2023年,全省公用貨運碼頭、泊位將分別增長到112座、316個,年吞吐能力將由現在0.93億噸提升到3.36億噸和65萬輛滾裝車,集裝箱泊位將由現在6個增長到33個,年吞吐能力將由現在80萬標箱提升到300萬標箱,水運在全省綜合交通運輸貨運佔比將由現在6.6%提高到約15%。
港興通天下。隨著九江港、南昌港、贛州港、吉安港等區域重要港口的修編完成,省港口集團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參與建設、運營和管理,充分依托省港口集團,立足“三個見成效”,加快改變我省港口設施破舊、技術落后、產業附加值不高的局面,加速推進港口高質量發展。
立足早見成效,提速做優港口資源整合后半篇文章。對集團現有碼頭逐個規范提升,加快對新接管碼頭升級改造,推動集團所屬港口碼頭港容港貌不斷改善、功能全面優化、形象整體提升。積極探索在全國范圍內招聘港口管理經營專業人才,培育職業經理人,引進戰略合作伙伴,激發企業活力,實現1+1>2發展效應。著力優化人力、設備等資源配置,推動碼頭管理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高效化運營發展。大力推進港口轉型升級,引進集卡車、自動駕駛和吊裝設備、技術,提升貨物換裝作業效率,在紅光碼頭選取一個泊位試點打造全省首個集裝箱智慧碼頭。推廣運用智能操作系統,推行計費繳費等面向客戶業務流程均實現線上平台辦理,推動港口碼頭生產作業信息化、通關便利化。
著眼大見成效,拓展做大港口資源整合后半篇文章。省港口集團主導,加緊跟進鷹潭九牛灘碼頭、都昌宏升碼頭、贛州五雲碼頭、龍頭崗碼頭二期等33個項目前期工作,今年確保8個、力爭15個項目開工。加速推進全省七大港區港口項目建設。通過“港口+園區+產業”模式,推動港口碼頭與省內重點產業融合發展,為企業構建定制化、個性化的物流服務,將九江及全省主要適箱貨物引入紅光物流園集並,打造全省“五河一湖”外貿集裝箱、干散貨等貨物轉駁集散地。支持省港口集團立足自身優勢,主動對標中日“江海聯運”項目實施要求,為申報和順利承接該項目夯實基礎、創造條件。堅持港產聯動,以港口碼頭和物流倉儲為節點,以港航運輸為支撐,推動港航工貿一體化發展。
注重普見成效,統籌做實港口資源整合后半篇文章。加快省港口集團大數據中心建設,充分發揮雲服務平台及大數據技術優勢,整合鐵路、公路、水路貨運信息,實現“線上資源合理配置、線下物流高效運行”,著力建設智慧港口。學習先進港口管理經驗,把新建、擬建港口碼頭打造成城市美麗窗口和亮麗名片,推動全省港口碼頭形象整體提升。堅持“以港興企,以航強企”發展思路,加大自主貿易力度,加快構建煤炭、鋼材、糧食集散交易中心。重點抓好紅光碼頭一期工程開港運營工作,推動打造高標准、高智能、高效率的現代化“國際港”,發揮九江航運中心輻射功能,為建設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提供高質量水運服務支撐。
破題:資源高效配置,實現“一省一港一主體”
“當年樟樹市最繁華的地方是樟樹港大碼頭,繁忙喧囂,帆木駁船比比皆是,隨著浙贛鐵路和多條國道、高速公路的開通,鐵路、公路運輸日益發達,樟樹港地位迅速下降,輝煌不再。”原樟樹市港務局局長許光華曾感嘆道。2020年5月,省港口集團、中江國際、新鋼集團聯合簽訂樟樹港河西作業區碼頭合作建設協議,在樟樹港河西作業區投資20億元建設15個泊位,將成為我省以集裝箱、件雜貨、散貨吞吐為主,兼顧裝卸倉儲、中轉換裝等“水鐵公”多式聯運工程項目。
樟樹港河西作業區碼頭的順利落地,僅僅是一年來我省港口資源整合,深入推進港口岸線、航線資源集約化利用成果的一個縮影。如今,港口作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支點,在服務江西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推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日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基於全國港口改革的大趨勢和我省港口水運發展面臨的難得機遇,省政府相關領導高度重視全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積極部署協調、調度推進。省交通運輸廳主要負責人多次深入九江等地港口碼頭一線調研調度,分管領導先后召開30多次專題調度會,各相關設區市同步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的港口改革工作機構,形成了港口資源整合工作上下聯動、全省“一盤棋”的工作格局。
在整合過程中,省交通運輸廳按照“一省一港一主體”總體要求和“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合作共贏”工作原則,牽頭制定了《江西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方案》《江西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實施細則》等政策支持文件,細化整合措施、時間節點和實施路線。省直有關部門,各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關心關注港口資源整合工作,及時研究工作推進中的重大事項,高位推動解決矛盾問題,保障了整合工作順利推進。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各級各部門採取談判尋求合作、加強與地方政府及劃轉企業溝通商談、合作參股等多種方式,實行統一運營、統一管理、收益共享,不斷激發港口經濟發展活力。一方面因地制宜推進省內國有成分碼頭劃轉,在清產核資、審計和資產評估的基礎上,將現有省內國有獨資、國有全資公用貨運碼頭股權或相關碼頭資產依法劃撥歸屬省港口集團,碼頭經營管理人員和正式聘用人員成建制劃入省港口集團,省內國有控股、國有參股公用貨運碼頭的國有股權或碼頭國有資產依法變更歸屬省港口集團,碼頭暫時維持現行經營模式,省港口集團依法行使和享受相關股東利益。另一方面務實推進其他公用碼頭合作整合,積極與碼頭企業開展商談,結合審計及資產評估情況,採取全資、控股、參股建設、合作經營等方式,按“一企一策”進行整合。
作為全省港口資源整合的實施主體,省港口集團成立三個談判工作組,整合期間,共接洽碼頭企業102家,開展談判233場次,保証了整合工作有力有序推進。截至2020年6月底,全省現有24座省內國有成分碼頭整合完成,在建4座省內國有成分碼頭劃轉完成,擬建32座碼頭整合完成,基本實現了“一省一港一主體”發展目標。
岸線資源是公共資源,更是稀缺寶貴資源,全省港口資源實施以來,省港口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規范新、改、擴建碼頭建設,對項目所在港區已有同類功能碼頭且能力富余的,嚴格控制岸線審批,防止碼頭重復建設﹔對確需新、改、擴建的,則由省港口集團與有關方商談,促成合作,做到一邊抓港口資源整合、一邊規范岸線使用。
全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速覽
2018年12月,省政府主要領導調研省交通運輸廳,實地察看贛江航道、沿江港口碼頭建設運營情況,指出當前我省港口碼頭各自為戰、資源極度分散,強調這種格局要盡快改變,不僅要有新的理念、更長遠的眼光,還要有更寬闊的胸襟,敢於引進戰略性的合作者和投資者,推動整個港口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
2019年5月10日,《江西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方案》經省政府第2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5月28日,這一方案經省委常委會議研究同意。2019年6月19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西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方案》,提出實現全省港口“一省一港一主體”一體化發展目標,構建全省港口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統一管理的“四統一”發展模式。2019年10月12日,省港口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江西省港口資源整合實施細則》。
2019年11月6日,《江西省港口集團組建方案》經省政府第3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2020年1月18日,江西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標志著省港口集團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
2020年3月30日,九江港彭澤港區磯山作業區磯山園區公用碼頭工程開工儀式在彭澤縣舉行,標志著由省港口集團與九江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彭澤縣政府三方合作建設的我省首個港口資源整合項目順利落地。
2020年4月7日,省政府召開全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專題調度會。要在繼續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的基礎上,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港口資源整合任務,全面提升港口運營管理水平和綜合效益,推動全省航運物流業轉型創新發展,加快實現江西水運業大繁榮,為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和保障。(江港軒)
(本版圖片由省港口集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