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圍繞“優環境、促發展”打造“四最”營商環境,豐城市行政審批局就涉企審批服務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設立“企業全程代辦中心”,開啟全程代辦服務模式,讓企業成為“甩手掌櫃”。免費為來豐投資的企業代辦或幫辦各類業務,使豐城變成企業家爭相投資的熱土。從代辦中心運行起,已經為投資額累計達177.68億元的158個項目提供一次性告知服務以及企業注冊登記、投資立項、施工許可等代辦、幫辦服務。為72個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開通審批綠色通道。今年以來,從企業注冊到施工許可各階段,為417個(次)申請事項實行容缺受理、審批,容缺后補的材料達到1126個。
強隊伍,讓代辦中心成為全能審批室。豐城市行政審批局搭好“服務台”,念好“服務經”,變為"企業全程代辦中心”。囊括企業注冊、投資立項、用地規劃、工程規劃、施工許可、竣工驗收、不動產產權登記等審批手續,以及幫助企業在豐城市網上中介超市選取中介服務機構等,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過程服務。一方面從各專業審批室抽調5名業務人員為骨干,作為專職代辦員﹔另一方面,在各專業審批室、業務科室選配年紀輕、業務熟、有干勁的12名同志作為兼職代辦員,配齊配強企業全程代辦隊伍。
為使代辦員人人成為“企業全職保姆”,代辦中心成立起,就堅持每天下班后延長至少半小時進行業務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並經常加入到5個一窗受理專業審批室的業務學習隊伍中去,做一個旁聽生,學習最新的業務知識。同時安排全體人員交叉輪流去跟班學習,每周一輪,並及時交流學習成果。現在,每個代辦員都能熟練地操作各種涉企審批系統,可以順暢地幫助企業完成項目申報。
優流程,讓辦事企業有更多獲得感。行政審批局肩負著圍繞“簡化審批環節、規范審批標准、減少審批材料、縮短審批時限”等實現審批流程優化的歷史使命。局黨委就相關問題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對所有涉及企業審批的事項,除法律法規要求的材料外,一律精簡,辦理時限一律縮短。同時依托“互聯網+政務服務”,增加網上辦理的事項數。目前登錄“贛服通APP”進入豐城分廳可以申報和辦理134項業務。據不完全統計,累計取消不必要的証明15個,減少審批材料163份,減少比達11.6%﹔累計壓縮審批時限1332個工作日,壓縮比達46.8%﹔累計精簡審批環節126個,精簡比達16.3%。
現在,豐城市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由原來的12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辦理施工許可証由原來的15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有3個涉企事項的承諾件轉成即辦件,實現了立等可取。
立制度,讓盡心服務助推豐城發展。為了留住項目,吸引投資人,豐城市企業全程代辦中心通過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打造優質的營商環境,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建立企業全程代辦中心服務制度。實行“預約上門、一窗受理、一人領辦、一次性告知、一單辦結”服務。建立“三個聯系人制度”。由代辦中心、園區(或服務鄉鎮)和企業各派一名聯系人進行對接,利用微信工作群進行溝通。企業負責提供與審批相關的必要材料﹔園區(或服務鄉鎮)負責中間銜接,提供基礎服務﹔代辦中心負責梳理流程、提供所需材料清單、全程代辦服務。建立橫向聯系制度。與商務局保持即時聯系,在“豐城投資指南PPT”中,加入企業投資審批全程代辦服務的內容。入豐企業與政府簽約后,企業全程代辦中心即在第一時間知曉,實施主動對接,點對點服務。同時與生態環境局、工信局、發改委、自然資源局等單位保持密切聯系,把握新的產業政策和產業發展方向,為企業提供及時優質的指導服務。建立綠色通道制度。提高重點項目審批服務工作效率,實行特事特辦、快捷辦理。由代辦中心專門負責進入“綠色通道”項目的登記、轉辦和協調工作。建立容缺受理審批制度。推行投資項目“容缺審批+承諾制”改革,非主要材料缺失時,容缺受理,申請人承諾許可文本下發之前補足材料即可。(徐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