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鄉高坪 魅力山城

2020年08月28日09:25  來源:江西日報
 

遂川縣高坪鎮地處兩省三縣交界處,素有遂川“西南大門”之稱。圩鎮海拔478米,平均海拔700米。全鎮現有10個行政村,人口1.6萬,建檔立卡貧困戶1089戶4251人,“十三五”重點貧困村5個。近年來,高坪鎮黨委、政府勠力同心,向貧困亮劍,向鄉村振興邁進。曾經大山的邊遠,大山的貧困,大山的艱難,通過大山人的實干,鳳凰涅槃,成就了大山的美、大山的富。

筑牢扶貧基石 力造邊貿重鎮

開展脫貧攻堅以來,高坪鎮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新修及拓寬水泥路80余條120多公裡,實現了村組均通水泥路的目標﹔打通了卷旋、茅坪村至湖南桂東縣,明坑村至贛州上猶縣對外公路﹔青草村至茅坪村、卷旋村,車下村至明坑村等村際水泥路也實現互通。

近年來,全鎮通過原址拆舊建新、維修加固、分散新建、易地移民搬遷、交鑰匙工程“扶貧愛心屋”等多種方式,實現了農戶100%居住安全住房目標。全鎮新建村衛生室8個,集中供水工程10個,衛生廁所1942座,新建及改建村文化圖書室10個﹔新修入戶路37642米,排水溝5387米﹔新建茶鄉健身公園、敬老院院民樓、農村客運站,鎮村面貌煥然一新。為提升農村教育水平,高坪鎮將中學、小學、幼兒園全面改造建設,新建了中心小學綜合樓、公辦中心幼兒園和公辦村級明坑幼兒園,高坪中學、青草小學實現了整體搬遷。

全鎮脫貧攻堅工作捷報頻傳,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新聞媒體報道了高坪的典型做法及成效。具有創新性、可復制性和示范帶動效應的“花樣年農村養老扶貧遂川(高坪)模式”項目,參加了第六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大山深處的扶貧先鋒——高坪鎮明坑村第一書記張振平榮獲全國2019年最美奮斗者稱號。高坪扶貧產品籠藏米馃在2018年走進央視全國社區春節大聯歡。

發揮資源稟賦 建造生態名鎮

高坪鎮依托山區特色優勢,加快發展全域生態旅游,充分利用國家級生態鄉鎮、國家級森林公園鷹盤山、紅六軍團途經地及宿營地、“千年鳥道”、高山梯田等特色精品旅游資源,全面推進高坪全域旅游邁上新台階。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以“整潔美麗,和諧宜居”為目標,按照“清、淨、整潔”和“精、細、秀美”要求,堅持統籌規劃,系統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新建了中村庫區移民新村,完善了庫區門樓、美麗庭院、茶園憩亭、茶葉步道、菜園圍欄、文化廣場等配套設施。打造的車下“四園一中心”移民新區,突出候鳥文化,新建了九曲橋、十二生肖園等。水口村突出耕讀文化,新建了“茶文化園、家風園、勵志園”三個文化園及“紅六軍團茶文化廣場”。圩鎮按照“青磚黛瓦馬頭牆,飛檐翹角坡屋頂”廬陵風格,融合七字牌、店牌打造客家風味。完善了商貿中心廣場配套設施,著力構建農貿市場、茶葉鮮葉交易市場、商貿中心廣場等“三位一體”的邊貿市場體系,打造出具有遂川特色的“大美山城”。

夯實產業基礎 打造茶葉大鎮

高坪鎮平均海拔700米,海拔相對較高、晝夜溫差大,雲霧彌漫、水汽充沛,土壤為高山紅壤,具備好山出好茶所需雲霧水汽等條件。

該鎮立足地理環境優勢,制定茶葉發展規劃,大力引導群眾發展茶葉產業,採取產業獎補和技術指導的雙重方式,充分調動農民種植茶葉的積極性,茶葉種植面積由原來的不足4000畝,攀升至25000余畝,2016年至2019年連續4年新種茶葉面積居全縣第一。

為幫助貧困勞動力掌握農業生產技能,助推茶葉產業發展,助力產業扶貧,高坪鎮聯合縣人社局、茶葉局等單位,多次舉辦茶葉技能培訓班,三年來共計舉辦茶葉初級技能培訓70余次,培訓農戶989人。連續三年主辦(承辦)全縣茶葉技能大賽,涌現出一批採茶制茶能手。在2017年、2018年全省茶葉制作技能大賽中,高坪鎮郭久彬分別榮獲二等獎、特等獎,並被省政府授予茶葉制作技能“能工巧匠”稱號。

為引導扶持企業、家庭農場、種植大戶整合抱團發展,該鎮創建茶葉專業合作社等茶葉生產經營聯合體。全鎮組建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9個,鏈接農戶1600多戶,鏈接基地4800畝,示范帶動全鎮農戶3624余戶,鏈接農戶戶均收入達5000元以上。同時加大茶葉基地建設,完善基地配套設施,目前全鎮現有茶葉產業基地7個,基地茶葉面積達6000余畝。

借助挂村幫扶單位南昌海關的支持,投資新建茶葉扶貧加工廠房。引進福建客商注資建設江西茗優茶業有限公司, 生產綠茶和紅茶,打破高坪不產紅茶的歷史。同時,通過招商扶貧,江西含露茶葉發展有限公司在圩鎮移民小區幸福苑落戶,該公司建設的集生產、銷售、展示和品嘗於一體的茶葉加工基地,進一步提升了高坪茶葉的美譽度和附加值。目前,全鎮共有小型茶葉加工企業(合作社)12家。

推行邊界聯防 共造平安小鎮

近年來,高坪鎮從維護省際邊界長期穩定出發,打破狹隘的地域觀念,主動對接贛湘兩省三縣邊界鄉鎮,建立邊界友誼,共商維穩大計。

該鎮充分發揮綜治力量,做好結合文章,構建面、塊、邊相結合的立體化防范網絡。建立了邊界治安巡防隊等群防群治隊伍,維護邊界地區圩鎮和農村的治安,控制“面”﹔加強村級綜治組織建設,聘請鄉村評理員,成立小華律師工作室,設立民情e信通微信公眾號,管住“塊”﹔整合邊界綜治資源,由邊界各鄉鎮綜治辦、派出所等組成的邊界聯防協調小組,負責日常聯防工作,守住“邊”,真正實現了聯防聯治和群防群治,構筑起“大治安、大協作”的邊界聯防網絡。

針對新形勢下維穩工作的特點,高坪鎮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共同建立了湘贛邊界以“矛盾聯調、犯罪聯打、應急聯動、設施聯建、工作聯通”為主要內容的邊界聯防工作機制,成立了邊界矛盾聯調中心、犯罪聯打中心、應急聯動中心、設施聯建中心、農村工作聯通中心等五個中心機構,有效破解了邊界維穩難題,有力維護了邊界平安穩定。

邊遠不邊緣,爭氣不放棄。高坪鎮鄉村振興的腳步豪邁向前……(李燕 黎抒昌 李仁秀)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