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硬件“換新”、營商環境“見新”、自貿片區建設“上新”……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黑龍江省黑河市推動旅游業、口岸經濟等加快復蘇,今年上半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三成,用“笨功夫”干出了“精細活”。
黑河,這座地處黑龍江畔的中俄邊境城市,正跑出向北開放的“加速度”。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黑河片區(7月21日手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管建濤 攝
美化“硬”環境
初秋,行走在黑河街頭,白天,工人們細心修葺建筑、街路,加快改善城市環境﹔夜晚,市民在黑龍江邊悠閑散步。
第三屆黑龍江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即將在這裡舉辦。辦一次會,興一座城,黑河市將完善基礎設施與民生建設、改善環境、招商引資等有機結合。2019年以來,黑河市區城建投資達到過去10年總和,老舊小區改造使市區約六分之一的居民受益。
黑河市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黑龍江相望,有漫長的邊境風景線。驅車沿著“醉美331風景道”行駛,可以來到中國璦琿國際汽車營地,盡享自駕游的樂趣。
在五大連池風景區,走進中國火山地質博物館可以感受火山、礦泉演化過程。借助當地開發的App,游客可“一部手機游黑河”,享受一站式智能服務。
當下,黑河市正在打造景城一體化,推動從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為讓游客玩得舒心,黑河市還建立起旅游監管服務大數據平台,督促、指導景區及各縣市區規范、誠信、優質服務。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黑河市精耕旅游業,近5年接待游客從649.7萬人次增至1313.2萬人次,旅游收入從52.8億元躍升至114.7億元,帶動以跨境游、生態游、康養游為特色的旅游產業體系日漸完善。
黑河口岸工作人員准備查驗貨船(7月21日手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管建濤 攝
優化“軟”環境
近年來,黑河主打“高寒”牌,發展寒地試車經濟,吸引到雪鐵龍、吉利、沃爾沃、奧迪、寶馬等車企進入。
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很多車企的試車計劃。“黑河市主動‘破題’,春節后成立專班,制定了十幾個預案,從1月底起,累計安全保障多家車企850多人的試車工作。”黑河市工信局四級調研員邱雪紅說。
吉利汽車研究總院“三高試驗”負責人王慶喜說:“小到加油,大到路線設計,隻要企業提出需求,黑河市就想辦法解決。到3月初,我們順利完成了近200輛試驗車的年度寒地試車。”
“試車產業是我們培育多年的特色產業。當時決定年后重啟試車產業頂著不小壓力。”黑河市委書記馬裡說,通過嚴格閉環管控,黑河用“笨功夫”干出了“精細活”,既確保服務到位,又杜絕疫情擴散。
優化營商環境,這座邊城正持續發力。黑河市商務局副局長沈秋輝說,為推動復工復產,黑河市成立惠企工作專班,截至8月底,已為549戶企業爭取到5.17億元穩企穩崗基金貸款支持。
為加速恢復中俄地方貿易往來,黑河市充分發揮聯防聯控機制作用,在口岸一線建設了26間聯檢部門辦公用房,增強口岸現場手續查驗和港口疏運能力。黑河市口岸辦副主任梁永生說,目前每天往來黑河和布拉戈維申斯克的中俄貨船多時有10條。
黑河俄品多科技有限公司的直播中心(7月21日手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管建濤 攝
加速向北開放
自2019年挂牌中國黑龍江自貿區黑河片區以來,黑河這座對俄開放門戶城市,發揮起互聯互通的大通道優勢。
“黑河片區重點發展機電產品進出口制造等,集聚相關產業,對我們來說是重大利好。”黑河市利源達集團總經理宋澤楠說,企業搶抓跨境優勢,研發制造的專用車產品獲得國際認証,打入俄羅斯等國市場,“現在是訂單很多,產能不足。”
在位於黑河市的“俄品多”旗艦店,售貨員正變身為“直播員”。“店裡一天的線下銷售額在二三十萬元,不算多,但線上交易開始好起來。”黑河俄品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敬江說,一款俄羅斯紫皮糖線上銷售額單日最高近60萬元。
在黑河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張海鵬的辦公室,一個多小時內來了幾撥洽談者。據他介紹,黑河片區線上“一網通”可辦率達70%,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
今年上半年,黑河片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5%。通過線上招商等方式簽約企業42家,其中超億元項目8個。
中俄邊境城市黑河正蓄積力量,跑出向北開放的“加速度”。(新華社記者管建濤、閆睿、董寶森 參與採寫: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