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鄉村面貌 甜了村民生活

鷹潭市委政法委挂點幫扶余江區中童鎮程毛村 昔日貧困戶穩步實現脫貧

2020年09月15日16:19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機關經費有限,要節省一切開支保障扶貧工作。”這是鷹潭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楊金紅的承諾。近年來,鷹潭市委政法委挂點幫扶余江區中童鎮程毛村,積極探索脫貧攻堅新方式、新舉措,脫貧攻堅工作呈現力度加大、進度加快、質量提升良好態勢,並取得顯著成效,程毛村面貌煥然一新,12戶貧困家庭人均收入從2016年5031.2元躍升至2019年17865.5元,增長3.5倍,穩步實現脫貧。

助發展 光伏發電項目效益可觀

“我老婆患有腦血栓,沒有勞動能力,兒子一個是身體有缺陷,一個存在智力缺陷,還有三個孫子孫女要養活,以前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在回憶曾經的日子時,76歲老漢程日祥的聲音有些許哽咽。2016年,程日祥家的窘境開始改變。

當年,鷹潭市委政法委對接中童鎮12戶貧困戶后,迅速開展大排查工作,重點排查貧困對象,研究幫扶措施,為精准扶貧把方向、定目標、壓責任。同時,嚴格落實脫貧攻堅聯系點制度,幫助中童鎮及程毛村發展光伏發電、特色農業、來料加工等產業,建設扶貧車間,加強就業培訓和外出務工推介服務。

當年12月,鷹潭市委政法委機關出資2萬元,為程日祥家安裝5000伏光伏發電項目。截至目前已發電14100度,2017年以來,已到賬光伏發電收入1.56萬元。“坐在家裡就有收益,讓生活有了保障。”程日祥說。

考慮到光伏發電不受資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進行,且收益穩定,能給無、弱勞動力的貧困戶帶來穩定收益,2017年11月,鷹潭市委政法委鼓勵程日祥通過信貸通貸款3萬元,投入到余江區光伏發電技術服務專業合作社。貸款由合作社還款,每年產生收益3000元,直接發放至程日祥的賬戶中,合計到賬9000元。

據統計,自2016年起,鷹潭市委政法委已投入20余萬元為貧困戶安裝光伏發電項目,取得可觀且可持續的經濟效益。目前該項目已為貧困戶帶來9.12萬元收益,平均每戶發電收益達1.08萬元,再加上信貸通光伏產業分紅,每戶每年又增收3000元,光伏發電項目已成為貧困戶家庭高質量脫貧的重要保障之一。

此外,鷹潭市委政法委還出資專項用於程毛村修路以及貧困戶創業、發展特色農業等方面,還先后安排走訪慰問,幫助貧困戶解決生活困擾、子女就學等問題。同時,積極聯系統戰、工商聯和扶貧辦等相關部門,爭取愛心企業家通過“一幫一”“一幫多”“多幫一”方式,極大提升了貧困戶產業發展能力。

促新風 村民精神面貌發生巨變

講究衛生5分、鄰裡和睦5分、積極工作10分……在中童鎮,一處面積不大的愛心扶貧超市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超市貨架上陳列著滿滿的日常生活用品。

據了解,中童鎮積極整合民政和紅十字會等部門資源,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黨員干部和社會群眾捐贈各類生活物資,設立了愛心扶貧超市,圍繞發揮“兌換+慰問+濟困”功能,推行“以勞積分、以分換物”的正向助困激勵機制,探索出“積分改變習慣、勤勞改變生活”的正面激勵扶貧模式。

積分設置根據貧困戶自主就業創業、維護鄰裡和諧、保持庭院衛生等方面的表現設置加分項,對違反村規民約、違背社會公德、破壞環境衛生等行為設置減分項,每月綜合評定發放“愛心扶貧超市積分卡”。對超市商品設置相應的“積分價格”,貧困戶憑借積分卡可在愛心扶貧超市兌換相應的物品。在6月14日的積分兌換現場,連續兩年的“脫貧之星”祝鳳蓮以734分榮登榜首,領回了一個電飯煲和多功能插座。

“愛心扶貧超市的設置還帶來了很多驚喜。”駐村扶貧干部說到,自愛心扶貧超市開業以來,村民為了積累積分,行為更加文明有禮,村裡環境和村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亂扔垃圾的少了,參加清掃的多了,打架賭博的少了……

除了積分兌換帶來的促進效果,駐村扶貧干部還在程毛村大力推廣“綜治銀行”“公益積分”“愛心儲蓄”“紅黑榜”等做法,不斷完善“以評弘德”“以文養德”“以規促德”的德治體系,並積極開展和諧星級家庭、孝賢兒女、愛心長輩、道德模范等評選活動,充分發揮道德教化明導向、正民心、樹新風的積極作用,為程毛村新農村建設、文明鄉風倡導、農村宅基地改革等工作創造了良好社會風氣和德治環境。據統計,程毛村宅改拆除房屋250余間,拆除面積6000余平方米,涉及農戶300多戶,沒有引發一起矛盾糾紛。

重教育 孩子上學無后顧之憂

“爸爸,我被余江一中錄取啦!”2019年6月,程進樣的兒子程志遠以5個A+和1個A的優異成績被余江一中錄取。在看到兒子的錄取通知書后,程進樣開心地笑了。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程進樣心頭的一塊“大石頭”,因為家庭情況不太好,不能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但好在他們爭氣。”令程進樣驕傲的還有女兒程雨潔,現在也在鷹潭市眼鏡學校讀高一,成績名列前茅。

自2017年以來,鷹潭市委政法委在教育扶貧上下功夫,通過協調鷹潭三醫院結對幫扶程進樣的兒女。三年來,鷹潭三醫院累計資助程志遠和程雨潔2.69萬元。同時,還幫助程志遠申請“永進助學金”項目(每年資助2000元,共3年6000元),另外還有中童愛心協會每年資助2000元﹔幫助程雨潔在鷹潭眼鏡學校就學,並申請減免相關費用5000多元,另外還申請了“雨露計劃”(每年補助3000元)。

教育扶貧是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手段,鷹潭市委政法委通過申請救助、結對幫扶等多種途徑,幫助貧困學生聯系學校、解決學費,鼓勵貧困學子完成學業。

做好扶貧工作,扶志更要扶智。貧困戶祝鳳蓮同樣享受到了教育扶貧的“紅利”。在她的家中客廳牆上,貼滿了女兒鄭夢婷的獎狀。祝鳳蓮告訴記者,在扶貧干部的鼓勵下,孩子的成績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2019年下學期,鄭夢婷在鷹潭市委政法委的幫助下,進入余江區重點中學就讀。

祝鳳蓮說到,由於文化水平不高,她和學校老師的聯系並不多,倒是扶貧干部們,時常和女兒的班主任聯系,了解孩子的學習動態,適時地和孩子進行思想溝通。

“小學期間的學雜費和書本費都免了,在中學寄宿的時候,還有每學期500塊錢的生活補助。”祝鳳蓮介紹道,鷹潭第三醫院、市婦聯對女兒進行愛心助學,每學期也都有資助。

“從衣食住行,到女兒的教育,扶貧干部無不上心。我每天懷著感恩的心,努力把日子過好,來回報他們的付出。”祝鳳蓮說。

解難題 “他們把我們當做家人”

程來祥的妻子周秋花身患慢性病,幾乎喪失勞動能力,疾病使得這個家庭風雨飄搖。住著的老屋,還是祖上傳下來的土房子。多年來,程來祥靠著做些零工和種點地,艱難地維持著一家四口的生計。2014年,大女兒出嫁,家裡有了些許好轉,一家人從老祖屋搬了出來,住上了新房,但家裡仍處在維系溫飽的狀態。

2016年,扶貧干部通過介紹工作、增加糧補收入等舉措,幫助程來祥家的人均收入達到7000余元。

“我經常在地裡干活,駐村扶貧工作組怕我太辛苦,花了7900元錢給我買了一台小型耕田機,割稻子的時候可方便了。”程來祥介紹說,有了這台機器,2017年,在自家12.85畝田的基礎上,他還承包了50余畝田種植二季稻,淨收入達到6萬余元。

周秋花在扶貧干部的幫助下,在程毛村扶貧專崗工作,負責3個公廁的衛生,月收入400元。

2019年,程來祥家因災導致近千斤芋頭沒了銷路,駐村幫扶干部費澤民趕緊聯系了幾家飯館,將芋頭銷售一空。

“老婆的醫保也是扶貧工作組代繳的,看病吃藥都有報銷,孩子上學還有補助,后顧之憂都給我解決了。現在我就想低頭干活,努力賺錢,讓小女兒在學校踏實學習,長大以后回報社會。”程來祥滿懷感恩地說道。

立足於扶真貧、真扶貧,鷹潭市委政法委定期召開班子會議,研究部署扶貧工作,聽取駐村工作組的情況匯報,督促精准脫貧任務落實到位。在4年的扶貧工作中,隻要貧困戶有需要,買牛、添置小型耕田機以及電動車、三輪車等物品,均得到落實。

採訪中,相關負責人拿出了2020年度的脫貧攻堅工作計劃。12戶貧困戶,因戶因人列出了不同的扶貧方法,包含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等七個方面,詳細到各項補貼和每項的預計收入。

“他們把我們當做家人。”從扶貧干部和貧困戶熱絡的聊天中,從貧困戶揚起的笑容中,不難發現,日子已在點滴的耕耘裡越來越好了。(羅娜 費澤民)

(責編:羅娜、毛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