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兩千年巍巍漢風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精彩看點

2020年09月18日07:03  來源:江西日報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作為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典型漢代侯國都城聚落遺址,自考古發掘以來,受到海內外的廣泛關注。

9月23日,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即將開園。作為具有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的考古大遺址,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將以世界一流遺址公園的姿態,再現兩千年巍巍漢風。

文化新名片

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跡、文化古跡、人文底蘊,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是豫章歷史的具象表征和物質載體,也是將源遠流長的南昌文脈串聯起來的重要線索。

經過近9年的考古發掘,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共出土金器、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簡牘、木牘等各類珍貴文物超過1萬件(套),繼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后又摘得“世界考古論壇獎·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因其文化和考古意義重大,2013年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后入選國家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

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從全面發掘到規劃建設“四年磨一劍”,佔地約12.03平方公裡,以鄱陽湖優質生態資源為背景,以文物保護觀光為引領,以漢代生活體驗為核心,集遺址保護、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生態休閑為一體,具備考古遺址公園保護、展示、休憩三大功能。遺址公園一期建成開放項目主要包括“一館、一心、一園”,即遺址博物館、游客服務中心及配套設施、劉賀墓園(一期)保護展示項目。

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建設作為南昌實施“創新之城”“實力之城”“山水之城”“文化之城”“英雄之城”的“五城”發展戰略重要支點,作為2020年南昌市十大文化重點工程的核心項目,是南昌市舉全市之力打造的文化新名片。

展示新亮點

考古遺址深埋地下千年,其中蘊藏的歷史文化內涵深厚。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遺址內發掘的遺跡遺物,顯得陌生又“高冷”。

一流的考古水平、一流的文物保護水平,還需要一流的展示。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是遺址公園的點睛之筆。遺址博物館設有“金色海昏”“書香海昏”“丹漆海昏”“遇見海昏”四個展區,展陳海昏侯國遺址各類出土文物1200余件。其中,基本陳列展“金色海昏”在歷次海昏侯展覽中,面積最大,展線最長,展出文物最多,展示手法最豐富。大量珍貴文物首次對外展出,包括“南昌”銘文青銅燈、“元康”奏牘、“海昏侯夫人”奏牘、“海昏侯家錢五千”封泥匣、套箱提取的五銖錢等,戰國蟠螭紋青銅缶更是首次亮相。

公園景景藏古韻,處處顯傳奇。遺址公園結合漢文化特色及自然景觀,精心策劃推出了漢闕迎賓、海昏遺韻、瑗璧禮天、靈湖夕照、金堤漫步、虯龍潛野、墎墩懷古、西門望月、都城探幽和鄱湖觀鳥十大景觀,串聯成園區文化游覽路線。參觀者可以從象征遺址公園門戶的“漢闕迎賓”建筑開始,沿途游覽“海昏遺韻”“瑗璧禮天”“虯龍潛野”等建筑雕塑,還可以在“金堤漫步”觀摩“靈湖夕照”,在劉賀墓園所在地“墎墩懷古”,或前往紫金城舊城遺跡“都城探幽”,在西城門遠眺想象海昏侯劉賀登樓望月,在公園北部駐足觀鄱陽湖候鳥飛舞。

遺址公園建設了智慧管理中心,基礎設施基本完成信息化建設,線上即可提供門票預約、自助購票、智慧導覽、語音講解、智能停車等服務﹔且具備客源限流、信息告知、市場分析預測等管理功能﹔同時,還可以實現遺址、文物、人員的智慧安全管理。

游玩新體驗

南昌目前已建成市區到遺址公園15公裡的旅游專用大道紫金大道,連接105國道,方便游客進出,並設有南昌市區通往遺址公園的公交旅游專線。游客自駕從南昌市紅谷灘區出發,大概花45分鐘即可直達遺址園區。

遺址公園擁有能同時容納600人就餐的海昏食邑商業街,同時還有文創商品展示、演藝表演、購物、休憩等體驗項目及服務﹔博物館內設海昏匠坊文創商品街、海昏金局、輕餐飲、孔子學堂等不同功能服務區﹔建設有可停放2000余輛車輛的停車場﹔配備30輛觀光車,每小時可運送游客1500人次。

在游客服務中心,游客可體驗鐘鳴海昏編鐘表演、漢畫像石拓片展、海昏影院、龍文化展示館等游覽項目﹔在海昏侯劉賀墓園,游客可現場體驗考古發掘﹔在遺址博物館,游客可在文物修復室手工體驗文物修復。據悉,國慶節期間公園還將舉辦漢風文化美食月、漢代貨幣文化展等系列主題活動,讓游客進一步領略漢代海昏歷史文化的豐富內涵。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在公園開放的同時,南昌市還將繼續加大投入開展公園二期規劃建設,重點實施劉賀墓園主墓保護性設施建設,紫金城西城門、內城遺址保護展示和祠堂崗、花骨墩墓區環境整治等工程﹔啟動海昏書院、觀西村特色文化村、停車場等項目建設,豐富遺址公園“吃、住、行、游、娛、購”的旅游休閑業態。(龔艷平 郁鑫鵬)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