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潤中村

2020年09月21日10:58  來源:江西日報
 

水源短缺、水質不安全,是一些貧困鄉村發展的攔路虎,也直接影響著貧困地區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近日,記者來到位於井岡山市茅坪鎮曾經的“十三五”省級貧困村中村村,感受那裡發生的變化。

臨近中午,炊煙裊裊,記者來到該村村民潘海蘭家中時,正趕上潘海蘭和老伴一起在准備午飯。

“一回想起以前挑水,腰就不自覺地痛起來。”76歲的潘海蘭回憶,以前村裡沒有安裝自來水,吃的用的水都是從山裡流出的山泉水。挑回來的水,還需要待泥沙沉澱后,選用上面最干淨的那部分,不但生活上極不方便,飲水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村裡通自來水的那天,大家都高興壞了。”潘海蘭說,再也不用小心翼翼地計算水的用量,再也不必擔心天旱沒水,每次打開水龍頭,用著這麼干淨的自來水,就覺得特別幸福。“家裡還裝了熱水器,隨時都能洗上熱水澡,這多虧了親人解放軍啊。”潘海蘭口中的親人解放軍,正是自2015年開始對口幫扶中村村的江西省軍區機關干部戰士。

中村村,地處湘贛邊界,四面環山,是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朱毛挑糧小道”途經的村庄之一。當年,軍民齊心協力,解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給養問題。如今,在人民子弟兵的幫扶下,中村村脫了貧,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在中村村支書曹志平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村裡的水源點,這裡有一套由省軍區援建的現代化飲水處理系統,該處理系統由反應沉澱池、過濾池、清水池等組成,經過這個系統處理后的水質,完全達到飲用水的衛生標准。“自2019年飲水工程建成起,我們村就徹底告別了挑水喝的歷史,如今,不但能滿足本村村民使用,還能供應給隔壁村呢!”曹志平笑著對記者說。

破局思變,蓄勢待發。在扶貧的過程中,人民子弟兵不僅給中村村帶來了安全放心的飲用水,更是將發展產業的“一池活水”注入了村民的心田。

中村村的村民一直以來都是守著幾畝耕地過日子,直到2016年,進村還隻有一條2米寬的黃土路,為了給貧困戶謀出路,省軍區想了很多辦法。

經過農業專家的考察,發現中村村的土壤酸鹼度接近中性,適合發展黃桃產業。2016年,中村村開始以“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形式發展黃桃產業,省軍區以30萬元投資100畝地的形式幫助貧困戶入股黃桃產業,實現了每戶每年3146元的產業分紅,中村村當年就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黃桃產業雖然帶領貧困戶脫了貧,但是在投入之初,村民們並不支持。“黃桃不會種怎麼辦?要是沒收成怎麼辦?賣不出去怎麼辦?”種種顧慮制約著村民們的思想。省軍區駐村扶貧干部和村干部一道反復給村民做思想工作,村民們從最開始的不理解,到實實在在得到分紅見著效益,觀念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原來,這高山密林就是我們脫貧致富的‘聚寶盆’啊!”

思路一變天地寬。黃桃種植、冷水魚養殖、獼猴桃基地、冬瓜梨種植、香菇大棚……在人民子弟兵的幫扶下,中村村產業遍地開花,村集體經濟收入由零增長至7.2萬元,貧困戶年人均收入由2200元增長至7146元。

如今的中村村,水泥路一直修到了山坳坳,自來水流進了家家戶戶、“沖水廁”取代了“露天坑”……曾經的貧困村正向著美麗鄉村轉變。日子越過越舒心的中村人最愛說的話就是:“當年紅軍與老百姓同吃住,現在解放軍和我們心連心。”(記者 李 芳)

(責編:羅娜、帥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