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平,又名常惟,1956年出生,中國書協會員、中國電力書協常務理事、省書協第三屆常務理事。他在書壇成名早,作品曾獲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提名獎,入展全國第七、八、九、十屆書法篆刻展(其中第十屆獲獎提名)。更為可貴的是,他不滿足於以往的成績,不斷深入精研古人經典法帖,時時有悟並實踐於筆下,所以他的作品日趨精熟、精致、精到,不斷超越自我。筆者案頭有一本他於2018年正式出版的行草書《二十四詩品》(如圖,24幅選1),堪稱其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一件書法作品,內容很重要。《二十四詩品》為唐代司空圖所著的一部古代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歷來為文人們所重。姚小平行草書《二十四詩品》,將詩的24種風格,每種創作一幅並鈐姓名印,24幅成一組作品。每幅尺幅不足一平尺,屬於書法小品。
小尺幅作品適合案頭展閱把玩,因此要求寫得精致,因為稍有瑕疵便顯得突兀。姚小平的行草書《二十四詩品》,24幅每一幅都寫得一絲不苟,章法統一為5行,富有整飭之美。行草書創作,常有字與字之間的偶爾連筆。姚小平的行草書《二十四詩品》雖通篇字字獨立,但“一字一世界”,因字造型,字字精美,動感十足,大小參差,粗細和諧,使得整幅氣韻貫通,一氣呵成,這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書乃心畫,運筆往往體現書者的個性。姚小平行草書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運筆速度快,大開大合,大弧度的圓轉,剛健如刀的折筆,給人一種力量感、運動感。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除了字型要美,線條的質量尤為重要,即線條要有力度。根據物理學原理,要體現力量感,要麼體重力大,要麼速度快,“樹葉傷人”即因快。運用在書法上道理也相似。歷代書家為表現線條力度,有的運筆速度緩而力氣大,使線條顯得遲澀,如唐代顏真卿、清代何紹基、晚清民國李瑞清等﹔有的運筆速度快,線條光潔勁挺,如唐代懷素、宋代趙佶等。兩種風格各有千秋,隻要達到一定境界便沒有優劣之分。姚小平的小行草筆法,顯然屬於后者。
觀姚小平小行草作品,體現諸多美學關系,除了上述強調的大小、粗細對比外,還講究收放對比,即在夸張的大開大合中加入塊面狀有力的方折筆畫,給長筆畫提供有力支撐,使每個字既放得開又收得住,整幅作品氣場充盈,耐人尋味。(順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