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丹心映山村

——記“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劉金華

2020年10月07日08:09  來源:江西日報
 

“這間房是我住的,地面鋪了瓷磚﹔那間房是我兒子住的,床是新買的……”近日,記者一到彭澤縣浩山鄉海形村脫貧戶計炳浩的家,他就忙著向記者介紹他家的情況。記者看到,他家是兩層的小洋樓,冰箱、彩電、洗衣機、熱水器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

誰能想到,他家4年前還是破舊的磚瓦房,一家四人擠在一間房裡居住。“那時,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我就用鍋碗瓢盆接雨水。”計炳浩眼裡噙著淚水說,“感謝劉書記,他不僅為我家申請到了危房改造資金,還幫我找到了工作,家庭收入明顯增加。如今,我家已脫貧,日子過得一天更比一天好。”

計炳浩口中的劉書記是九江市紀委市監委駐海形村第一書記劉金華。他2004年6月參加工作,現任九江市紀委市監委機關紀委專職副書記。在他的努力下,該村所有貧困戶住進了新房。

位於大山深處的海形村,與安徽省東至縣僅一山之隔,距彭澤縣城55公裡,非常偏僻。該村有370戶1373人,人均耕地面積僅0.56畝,且十年九澇,村民僅靠種田難以解決溫飽問題。該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7戶68人,是“十三五”省級貧困村。

2016年初,劉金華被組織選派到海形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他一到海形村,就走村串戶,與村民促膝談心,用腳步丈量村裡的山山水水。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海形村山多地少,生態環境良好,氣候清涼濕潤,適合發展黑木耳等食用菌產業。我們不能守著綠水青山受窮,抱著‘金飯碗’討飯。”在村黨員大會上,他鏗鏘有力的話語,讓在座的黨員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隨后,他引進資金100多萬元,建立了黑木耳產業基地﹔2017年又建了一個面積約600平方米的無菌生產車間,大力發展黑木耳產業,讓貧困群眾戶戶有股份、年年有分紅。

“去年,產業基地黑木耳銷售收入約35萬元,發給貧困戶分紅資金十余萬元,其中有的貧困戶獲得分紅4000余元。”劉金華說。2019年,他還動員村民在冬閑田裡種植蘑菇,村民年增收近2萬元。

村民富了,村集體經濟也強了。該村去年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萬元,一舉摘掉了“空殼村”帽子。“今年,我充分利用網絡銷售平台,把海形村的黑木耳、蜂蜜、葛粉等優質農產品銷到全國各地,讓村民富起來。”劉金華笑著說。

劉金華一心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切實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他千方百計爭取到各類幫扶資金900余萬元大力建設新農村,包括改水改廁改路,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修建橋梁5座,方便村民出行﹔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讓老人老有所樂……劉金華用一顆丹心映紅了小山村,是村民心中的貼心人。他先后獲得九江市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九江市扶貧之星等榮譽。海形村也被評為九江市民主法治示范村、九江市衛生村等榮譽稱號。(記者 何深寶 見習記者 周亞婧)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