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多年的路、橋,交通部門如今都幫我們修建好了,以后兒孫都受益,咱們老百姓是真高興!”近日,站在建成不久的樂平市名口鎮戴村中橋橋頭,一說起交通變化,戴村村民戴秋發就難掩心中的激動之情。
戴村地處偏僻,因洎水河阻隔,群眾到對岸辦事、孩子們到學校讀書,都要乘船過河,每到汛期,經常險象環生。河對岸的路十分破爛,雨天泥濘不堪、晴天塵土飛揚。多年來,架橋、修路,成了當地數千名村民最大的期盼。
村民們的期盼,牽動著樂平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萬雪生的心。名口鎮黨委書記梁彩東說:“2019年,在全力籌措資金啟動戴村至五一橋公路的建設后,不少村民看到,萬雪生經常利用休息時間,趕赴施工現場與施工單位人員促膝談心,引導施工單位換位思考,以群眾的期盼為重,加班加點、保質保量,早日幫村民們圓夢。”
2020年5月,戴村至五一橋公路順利建成通車。新建成的公路全長5.9公裡,寬4.5米。如今,漫步在橋上,不少戴村村民都說,他們要感謝市交通運輸局的萬局長。
1989年參加工作的萬雪生,先后在樂平市樂港鎮、洎陽街道、雙田鎮等7個鄉鎮(街道)工作。無論在哪裡,萬雪生都與群眾打成一片,為群眾實實在在辦事。2019年1月,萬雪生調至樂平市交通運輸局任局長。全力以赴修好便民路、致富路、發展路,成了萬雪生的工作宗旨。到任之初,萬雪生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潛心梳理全市交通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攻堅克難,推動全市交通事業大發展。
樂平市鎮楊公路改建工程關系到沿線數萬名群眾的生產生活。然而,自2016年10月開工以來,項目建設因種種原因一度停滯不前。為此,萬雪生深入一線,積極聯系相關部門、鄉鎮,為施工單位協調解決了強弱電杆線遷移、自來水管網改遷等一系列難題。同時,對橋梁梁片存在缺陷等問題,督促施工單位整改。2019年10月,鎮楊公路改建工程終於順利完工。該路建成通車后,東與206國道相接,西與411省道相連,極大地方便了當地群眾,促進了沿線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
“扶貧路再難也要堅持,貧困群眾是他心中最大的牽挂。”樂平市交通運輸局干部汪小平說。貧困村古樓崗村1.2公裡水泥路早在2017年就開工建設,然而,該路需經過相鄰的碧村,由於兩村之間存在歷史矛盾,所以道路始終無法完工。萬雪生得知這一情況后,多次前往碧村做工作,最終促使兩村化干戈為玉帛,扶貧路修成了“連心路”。2019年至今,樂平市交通運輸局已總計修建了67條扶貧路。(記者 王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