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這麼好,我願意一直住下去”

——南昌縣蓮塘鎮開放式社區改造工作見成效

2020年10月26日06:57  來源:江西日報
 

蓮墾社區環境整潔有序。

居民在社區智慧讀書閱覽室看書。

從不願意來,到來了不願意離開,劉秋霞的變化,反映出南昌縣蓮塘鎮蓮墾社區改造工作見成效。

2014年,劉秋霞退休后,准備和老伴搬到蓮墾社區居住,但一看這裡道路泥濘、垃圾遍地,扭頭就走,寧願讓房子空著,到兒子家擠著住。

當時,蓮墾社區有2000多戶6000多人,絕大多數是周邊村庄征遷安置戶,屬於開放式社區,環境臟亂差。

今年1月,得益於南昌縣投入9000萬元打造精品社區工程,蓮墾社區面貌大變樣。劉秋霞說:“現在社區環境這麼好,我願意一直住下去。”

科技改變生活,這在蓮墾社區得到充分展現。

門禁採用人臉識別,業主刷臉暢行﹔AI攝像頭自動捕捉異常情況,並生成預警信息﹔獨居老人、殘障五保戶長時間未出家門,將自動報警﹔社區管理人員手機實時接收異常報告,及時處理問題……這些高科技手段,為蓮墾社區居民正常生活保駕護航。

在蓮墾社區,治安問題曾困擾居民多年。10月19日,社區黨支部書記董微微指著手機裡保存的舊照片說,從以前每家每戶密密麻麻的防盜窗就可以看出居民的不踏實感。“如今社區安裝了184個攝像頭,360度無死角監控,居民安全感大大增強。”董微微說。

在社區城市綜合管理站,顯示屏上每棟樓的實時情況一覽無遺。正在值班的保安劉師傅告訴記者:“這些攝像頭有人臉識別功能,發現可疑情況會發出提示,社區巡防員立即前往處理問題。”

董微微介紹,通過智能監控系統,社區可實現遠距離、快速、無接觸式重點人員布控預警,讓社區警情大幅減少。

蓮墾社區社會治理手段的變化,得益於南昌縣大力推進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2017年,南昌縣投入2億多元對蓮塘鎮的開放式社區進行改造﹔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成功之后,每年對開放式社區進行改造投入的資金隻增不減。

“蓮塘鎮有9萬多戶居民,三分之一以上住在開放式社區,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社區環境臟亂差,各種矛盾突出。”蓮塘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王鷺說:“面對問題,我們用科技手段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同時樹立‘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理念,堅持治理與自治共同推進。”

蓮墾社區居委會主任殷建鳳告訴記者,社區有200多名注冊志願者,組成了多個服務小組,開展各種互幫互助活動。

10月19日上午,記者在一處挂著“鄰舍”招牌的小木屋的牆上看到,張貼的一張“鄰裡互助服務目錄”上面標明了服務內容,涵蓋修鎖、縫補衣服、理發、修鞋、修自行車等,並附有服務人員的照片和電話。

見記者進屋,正在修補自行車輪胎的涂建華停下手中的活。涂建華於2018年3月加入社區志願服務小組,每周都會按照約定來此為社區居民免費維修自行車。

近日,南昌縣邀請第三方測評機構對蓮塘鎮所有社區進行測評,結果顯示,開放式社區的認同感遠高於封閉式社區。對此,負責蓮塘鎮開放式社區改造工作的王鷺並不感到意外:“改造開放式社區,從保潔到房屋維修都由政府負責。社區環境告別臟亂差,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認同感自然也增強了,大家都會愛護自己的家園。”(記者 余紅舉 文/圖)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