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

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今天是沒有圍牆的紅色博物館——

井岡翠竹依然挺拔(來這裡打卡(37))

劉發為
2021年07月29日08: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今年是建黨百年,來井岡山的客人格外多。”一見面,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井林場副場長鄒秋平就熱情地對記者說,“井岡山精神是跨越時空的。”

井岡山地處湘鄂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下了高速要上井岡山時,記者看到一座巨大的紅旗雕塑。當地人說,這面紅旗,既表明中國革命是從這裡走向勝利,也向來客展示著井岡山欣欣向榮的發展新貌。

90多年前,中國革命道路該怎麼走,是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時代之問。1927年秋收起義后,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上了井岡山。在這裡,堅定的共產黨人高擎火炬前行,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狹窄山路中開辟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自此,革命勝利的火種,在井岡山這片群山懷抱的紅色沃土上熊熊點燃。

歷史從未忘記井岡山。1951年8月1日,人民日報第三版刊登的《在井岡山上》寫道:“毛主席在井岡山建立根據地,引導革命首先在鄉村發展,走武裝斗爭的道路,從一塊根據地發展到建立多塊和大塊根據地,這是中國革命史上偉大的轉折。”

人民始終景仰井岡山。“井岡山五百裡林海裡,最使人難忘的是毛竹。”“我們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正是用井岡山的毛竹做的扁擔,把這關系全中國人民命運的重擔,從井岡山出發,走過漫漫長途,一直挑到北京城……”當年人民日報記者袁鷹寫的散文名篇《井岡翠竹》入選中小學語文課本,鐫入新中國幾代青少年的集體記憶。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裡,“毛委員背糧上山”“朱德的扁擔”等故事至今讓人感佩不已。那時的井岡山,道路崎嶇不平,紅軍指戰員靠著肩挑背馱把幾十萬斤糧食搬上山,堅持革命斗爭。如今的井岡山,翠綠的竹林一叢叢、一片片,挺拔蒼勁,生機盎然。而在革命風雨中鑄就的井岡山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井岡山兒女跟著共產黨,奮力建設家園,開創幸福生活。

“對井岡山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感受這裡的紅色魅力。”毛浩夫1989年在井岡山出生,他從英國留學歸來后,放棄在大城市的工作,上山向大家宣講井岡山精神。他的爺爺、“全國道德模范”毛秉華已堅持宣講井岡山精神數十年。他的父親毛汝亭退休后回到井岡山,也成為井岡山精神的義務宣講員。

毛浩夫用中、英雙語宣講“井岡紅軍今何在”,吸引了許多年輕觀眾。“把井岡山精神的火種傳下去,這是我畢生的奮斗方向。”他說。

鄒秋平告訴記者:“紅軍上山前,我爺爺是個農家娃。后來,爺爺成了少年先鋒隊的隊長,傳信、站崗,為革命奉獻了自己的青春。我父親在世時常說,爺爺對紅軍感情特別深,因為紅軍紀律十分嚴明,從不拿當地百姓的一針一線,大家都願意跟著紅軍干。”他說,新中國成立后,他父親是大井村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帶著村民一起參與土地改革熱潮。

2002年,27歲的鄒秋平擔任大井村黨支部書記,一干17年,村裡集體開農家樂就是他領著村民干成的。“我們幾代共產黨員做的事情,就是為了繼承發揚井岡山精神,也為了讓這個村子好起來。”走在寬闊的水泥路上,指著身邊一棟棟氣派的小樓,鄒秋平說,“現在村裡82家農家樂十分紅火,村民吃上紅色旅游飯,都奔著致富去了。”

井岡山是一塊紅色土地,也是一方綠色寶地。“四面重巒障,五溪曲水縈。紅根已深植,今日正繁榮。”進入新時代,井岡山交通條件大為改善,發展思路也更科學。

鄒勇鴻在大井村開了十幾年農家樂,他告訴記者:“以前我在山上砍毛竹,累得直喘也賺不上幾個錢,現在不用出遠門,腰包就鼓起了。村裡的小路以前連一輛車都過不了,現在旅游大巴能直接開到家門口。”

“作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就像是一座沒有圍牆的紅色博物館,它的優勢在於‘一紅一綠’,傳承好紅色基因,保護好綠色資源,就能實現跨越式發展。”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賴家洪說。

不砍一棵樹,照樣能致富。轉型發展的井岡山,綠色農產品很受歡迎,紅色旅游成為閃亮名片。在大井村毛澤東舊居,來自四面八方的參觀者站在殘牆前感慨革命不易﹔在小井村紅軍醫院烈士墓前,人們對著烈士墓碑三鞠躬……

昔日“人口不滿兩千,產谷不滿萬擔”的井岡山,已是擁有近16萬人口的旅游城市,去年當地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9398元和12872元,均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井岡山上,漫坡遍野的毛竹煥發新的生機,映照著忠骨錚錚、青山巍巍,深深感染和震撼著每一個來到井岡山的人。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