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

江西共青城:家長裡短間的溫暖

2021年08月20日15:30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在一次次用腳步丈量小區的汗水裡、在始終與人民群眾想在一起的真心裡、在致力於為困難群體解決“急難愁盼”的行動裡。在江西共青城市茶山街道羽博社區,就有這麼一群黨員,將自己的愛心、耐心付諸實際行動,詮釋著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魚水深情。

防備

“什麼?怎麼要這個要那個?你們就是故意刁難我老頭子,不搞了不搞了……”社區便民服務大廳,老人生氣地跺著拐杖對工作人員叫道,任憑工作人員怎麼解釋也聽不進去。原來,老人來社區辦低保,嫌需要提供的材料太多,認為自己是外地的不被公平對待,氣呼呼地走了。工作人員擔心老人安全,急忙追上前去。老人拄著拐杖,蹣跚地走在小區裡,對社區工作人員的詢問置若罔聞,並嚷道:“不用你管,不用你管,別跟著我……”

老人名叫劉丹陽,兒女都在外地,平時與腿腳不便的老伴相依為命,以賣菜為生。除賣菜外,老人極少與外人打交道,對小區治理十分排斥。樓梯間堆滿雜物不願清理,拒交一個月15元的衛生費,社區工作人員屢次上門協調板車亂停亂放等問題都吃了閉門羹。

疑惑

自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來,社區黨支部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入轄區了解居民的困難和需求。對80多歲的空巢老人劉丹陽夫婦,黨員志願者更是隔三差五帶著牛奶、豬肉、雞蛋等生活物資去探望,貼心為老人解決一些“關鍵小事”。工作人員上下班時,也總會繞路到老人的菜攤前買點蔬菜。老人由最初的排斥,慢慢轉變為允許工作人員、黨員志願者進門。

今年4月中旬,工作人員在巡查時發現老人家的燈壞了,房裡一片漆黑,日常照明僅靠路燈。“老人家,我們來幫您更換維修電燈來了。”社區黨支部書記黃莉及志願者帶上工具,敲響了老人家的大門。老人遲疑地打開門,一再表示不需要,沒有電燈不影響。黃莉提著雞蛋和菜側身走進老人家裡,一邊往冰箱裡放,一邊安撫老人,拉著老人的老伴噓寒問暖聊家常。志願者小陶麻利地拿出工具更換好燈泡,當摁下開關點亮電燈的那一刻,老人看著亮亮堂堂的房子不禁露出了笑容,撓著頭直往小陶手裡塞錢。“老人家,不用錢。”黃莉笑著說:“以后有困難,記得給社區打電話就行!”

信任

“書記,能不能先給我送一千塊錢,我在醫院……”一大早,社區黨支部書記黃莉就接到了劉丹陽老人的電話。原來,老人和老伴犯了腿疾都住了院,由於匆忙沒來得及取錢,老兩口又不願驚動在外地的子女,這才給社區書記打了電話。黃莉馬上與工作人員一起趕往醫院,為老人繳納了住院費。看到不舍得花錢又怕兒女擔心的老兩口吃著自己帶的白米飯、酸豆角,她一再叮囑老人要好好吃飯,心裡盤算著,要給老人解決吃飯難的問題。

第二天一早,黃莉組織志願者為老人在頤養之家准備了營養豐富的愛心餐,准備給老人送去。一打電話才發現老兩口已出院,但由於腿疾尚未恢復,走不遠便走不動了,正坐在路邊休息。社區工作人員熊明了解情況后立刻叫來一輛車去接老人,看到兩位老人又熱又累,熊明又心疼又焦急,趕緊把兩位老人扶上車。“老人家啊,不是讓您出院給我們打電話嗎?怎麼就自己出來了呢?”老人搓著手不好意思道:“總是麻煩你們,我覺得不好意思嘞。”“有需要的地方,一定要給我打電話啊!”將兩位老人送回家后,熊明反復叮囑后才離去。

依賴

“嗯,這個肉丸湯好香。”劉丹陽吃著社區工作人員做的愛心餐,滿足地點著頭。“下次你想吃什麼可以提前告訴我,我們接受提前點餐喲。”看老人家吃得開心,志願者小劉調皮地說道。老人的老伴卻在一旁抹起了眼淚:“子女雖多,都在外地。困難的時候還好有社區!”小劉一邊打掃衛生,一邊安慰老人:“老人家,沒事的,孩子隔得遠,我們都是您的兒女,有什麼需求一定要跟我們說呀。”老人們聽到志願者真誠的話語,感動地連連點頭:“我知道了,社區就是我第二個家”。

樓梯間清理地清清爽爽、衛生費自覺繳納……如今,儼然把社區當成自家人的劉丹陽終於放下成見,也漸漸願意走出自己的小天地,看看四季的風景和陽光。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在一言一語、一朝一夕,而在家長裡短、細水長流裡。(王飛 雷翠蓉)

(責編:羅娜、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