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市東鄉區法官便民工作站零距離解民憂

8月26日,撫州市東鄉區人民法院小璜法庭庭長姚義良和同事如約來到珀玕鄉法官便民工作站。每周四,他們都會在此向當地群眾面對面解答法律問題,提供法律服務。對於村民矛盾,能夠現場調解的,會盡量在法官便民工作站進行調解﹔如果解決不了的,會為其提供一個專業的法律意見,便於他們下一步進行訴訟,從而有效地將法律觸角延伸到百姓身邊。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眾”的要求,東鄉區人民法院各部門根據各自挂點轄區內涉訴糾紛分布情況、主要類型及成因,在矛盾糾紛多發易發的鄉鎮、街道挂牌設立法官便民工作站,目前已設立了18個法官便民工作站。
法官便民工作站是密切聯系群眾的“橋頭堡”,由法院領導包片,員額法官、法官助理和輔助人員組成專門工作團隊。團隊每周至少一次到站開展法律咨詢、糾紛分流、聯系社區(村組)、調解指導、多元解紛、司法確認、訴調對接、訴訟服務等工作,對民事糾紛提供法律咨詢服務,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糾紛分流。對適宜調解的糾紛,引導當事人通過調解解決,做好立案前委派調解、先行調解等工作﹔對依法應當或者可以進行行政復議、行政裁決或者先行仲裁的糾紛,告知或者指引當事人提起行政復議、選擇行政裁決或者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並定期選取具有警示教育意義的簡易民事案件如贍養、離婚等案件開展巡回審判,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接受生動的法制教育。截至目前,法官便民工作站共接待群眾1500余人次,開展法律“巡診”40余次,辦結民事糾紛29件,調結47件,當場執行2件。
同時,法官便民工作站結合實際設置五老調解室、鄉賢調解室、行業調解室,制訂法官包村包社區方案,在各社區(村組)聘請人民調解員、村民(居民)委員會成員、“五老人員”、鄉賢人士作為聯絡員,建立覆蓋轄區所有社區(村組)的化解糾紛常態化聯絡機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和保障。該院還依托法官便民工作站,開展普法宣傳、法律咨詢,採取面對面咨詢、電話咨詢等形式,為基層群眾提供生產、生活方面的法律知識,並加強與派出所、司法所及村基層調解組織的互動,逐步構建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形成基層法律服務的全覆蓋。 (記者李耀文 通訊員饒方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