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批事項精簡 服務流程再造
贛州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贛州市行政審批局牽頭在全市政務系統啟動了“問題我查找、辦事我體驗”“審批科長來辦事”等體驗式調研,以查擺“放管服”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我們將加大‘放管服’改革工作力度,重點圍繞審批流程再造、‘五星級’政務環境、‘一網通辦’數字化改革,抓實窗口作風,建設政務滿意度一等設區市,打造贛州一流營商環境。”贛州市行政審批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洪梅告訴記者。
贛州高位推動“放管服”改革和營商環境優化工作,以簡政放權為重點,以審批制度改革為抓手,以政務數字化為突破,政務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營商環境得到優化,市場主體活力有效激發。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場主體5.6萬余戶,總量突破67萬余戶,企業減負108.46億元。接下來,贛州將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繼續緊扣“大灣區能做的,我們也能做到”目標,變“老區思維”為“灣區思維”,變“避責思維”為“負責思維”,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贛州各縣(市、區)組建行政審批局,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最大限度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圍繞“1+5+N”主導產業,贛州創新推出“全產業一鏈辦”改革,對產業鏈上企業的開辦、建設、生產、營銷等“全生命周期”審批事項流程逐一梳理,將38項審批權限下放至試點縣區。同時,該市制訂《贛州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圍繞“一網通辦、智慧秒批、精准服務”推出19個重點領域254項重點改革事項,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
為進一步提升施工圖審查效率,優化工程建設環境,贛州實施施工圖審查改革。在堅守工程質量和安全底線的前提下,贛州將施工圖審查后置,實行施工圖分類審查制度,夯實事中事后監管責任,最大限度減少企業辦理工程報建手續環節和時間,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斷提升企業滿意度和獲得感。僅此一項,全年可為企業減負1500萬元。此外,該市持續升級“贛服通”贛州分廳,啟動企業服務專區、全產業鏈審批專區以及“AI智能審批”平台建設。年底前,預計上線40個以上高頻行政審批及政務服務事項智能審批,20個以上惠企政策實現線上兌付。(記者唐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