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 用心 貼心 愛心 恆心
——江西省首屆“新時代學生心中的好老師”掃描

“孜孜不倦為師路,矢志不渝教書人”。教師節前夕,隨著第三榜28位“新時代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宣傳推介人選揭曉,為期一年的江西省首屆“新時代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宣傳推介活動結束。
據省教育廳師資處負責人介紹,這是我省首次推出“新時代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宣傳推介活動,共產生87位宣傳推介人選。他們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是新時代教師隊伍的優秀代表。
暖 心——
“要當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
“學習舞蹈是艱辛的,唯有愛,是最好的教育方法。”1979年出生的胡蜀現任撫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體系主任、副教授,憑著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和強烈的責任感,她把對舞蹈的熱愛全部傾注在教學教研上,“對每一個學生,我都盡量去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作為胡蜀曾經的學生、如今的同事,徐夢妮對胡老師很感激。談起胡老師對自己的關心與關愛,徐夢妮感慨道:“她是我遇到過的最暖心的老師。”
夏天在教室點蚊香、夜裡陪生病的學生去看病、雨天為淋濕衣服的學生換衣裳……溫盛暉的愛像蒲公英的種子,飄落在學生們需要的各個角落。“當老師,就要當一名好老師,讓學生喜歡的老師。”1977年出生的溫盛暉現任贛州市大余縣東門小學教師,自從踏上講台,這個單純的想法便成了伴隨她教育生涯的堅定信念。
“她就像一座照亮我人生方向的燈塔。”學生龍小雲先天患有眼疾,迷茫中的他想輟學。在溫盛暉的鼓勵下,龍小雲堅持讀完了中學,並用心學習盲人按摩,成了一名小有名氣的按摩師。
用 心——
“每節課都要讓學生有新鮮感”
1960年出生的李剛是南昌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39年來,她用實際行動踐行醫者仁心、師者匠心。對於不斷重復的授課內容,李剛對自己的要求是每節課都要讓學生們有新鮮感。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共青城市東湖小學教師王飛曾被評為“2018年市民最熱愛的老師”。作為班主任,她關心每一個孩子,因材施教,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在鼓勵中促進整個班級的共同進步。
在南昌航空大學心理咨詢中心,時常能聽到一陣陣歡聲笑語,那是源自同學們心底的快樂。該中心是學校教師李沐珍一手創辦的。從1992年來到南昌航空大學工作開始,李沐珍便一直堅守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一線,共接待前來咨詢心理問題的師生6000余人次。
貼 心——
給予年輕人更多理解和包容
“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在訓練中通常會穿插各種趣味游戲,提高學生對網球的學習興趣。”黃永天現任宜春學院體育學院網球隊教練,他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常常利用節假日帶學生參與校外比賽、網球裁判實踐,在實踐中幫助學生提高技術,鞏固網球裁判知識。
南昌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洪一江在教學一線已奮戰35年,他常年奔走在田間地頭,為攻克科學技術難題默默努力。“如今的年輕人積極向上,有思想、能力強,在引導他們專業學習之外,我想更多的是理解與包容。”洪一江說,學生的真正興趣與老師要培養的興趣往往是在兩條軌道上,因此,他避免和同學直接談論對專業的熱愛,而是強調興趣培養重在過程,是課堂教育和實踐教育長期累積的效果。
愛 心——
為“折翼天使”插上追夢“翅膀”
1975年出生的呂余鋒是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教師,她教過上百名聾啞、智障孩子。在這些特殊孩子的心目中,她既是老師,又是朋友,更是“媽媽”。“陪伴他們,增強興趣,消除孩子們的心理障礙。”呂余鋒說,在特殊教育這條道路上,或許沒有花環,或許舉步維艱,但她相信,隻要用心,就能為“折翼天使”插上追夢的“翅膀”。
1992年出生的肖玉鳳也是一位特教老師,她就職於贛州市南康區特殊教育學校。一些學生因障礙程度嚴重,無法到學校上課,肖玉鳳便通過送教上門來圓他們的上學夢。玲玲(化名)3歲時因為一場意外,語言、認知、運動功能嚴重退化,生活無法自理。肖玉鳳主動為玲玲量身打造了送教方案,經過一年的努力,玲玲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順利進入小課班學習。
恆 心——
期盼更多山村娃走出大山
在上饒市橫峰縣青板鄉塢塘小學任教35年、在海南小學任教4年、在周家坊村學點任教2年……支教老師曾玉金輾轉於偏遠鄉村學校,把最好的青春獻給了鄉村教育事業。2018年秋季開學前,橫峰縣青板鄉周家坊教學點臨時聘用的老師離開了崗位,由於教學點條件差,沒有老師願意去那裡任教。曾玉金義無反顧地來到周家坊,他說,希望越來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從教40余年,曾玉金教過的學生有許多考上了大學,有的讀了博士,有的考上了公務員,有的做了企業高管。
作為此次上榜“新時代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宣傳推介人選中最年輕的一位,1996年出生的李辰曾是江西省第一批、第二批援疆支教教師。2018年8月,李辰響應國家“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來到新疆克州阿克陶縣。在阿克陶縣,她經歷了中小地震,體驗了南疆遮天蔽日的沙塵暴,忍受著遠離家鄉思念親人的孤獨。支教期間,她積極推進公開教學活動,與當地教師組建名師工作室、開展師徒結對,並利用假期為當地教師開展培訓。由於所帶班級的英語成績名列前茅,李辰深受當地師生敬佩,並被當地學校評為“優秀支教教師”。(孫國賓、徐文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