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實事·地方策 江西系列報道
江西崇仁:聽民需 聚民心 深耕“民生幸福”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堅持把最終落腳點放在為群眾辦實事上,從群眾利益出發,聚焦急難愁盼問題,通過大走訪、大調研,梳理出435條辦實事清單,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對清單進行全過程閉環式管理,實行一件民生實事項目、一名縣級領導領銜、一個牽頭單位抓總的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已辦結316件。
聚焦急難愁盼,深耕“民生幸福”
變電設備是崇仁縣的主導產業。今年以來,撫州全力實施工業創新發展三年倍增行動,位於崇仁縣的江西明正變電提出了三年產值翻番的目標,依托明正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大力推進工業智能制造標杆企業項目建設。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資金困難。
得知這一情況后,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立即召集縣高新區、財政局、工信局、人民銀行和縣工創投等部門,共商解決辦法,決定從設立的產業引導基金中拿出4000萬元用於支持企業,從而有效解決了該企業的燃眉之急。
目前,崇仁縣已組建金融服務、人才服務、科技服務、財稅服務、招工服務“五大專班”,圍繞輸變電等產業優勢企業,扶持做大做強,努力實現率先倍增、示范倍增。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崇仁縣建立健全“清單管理、領導領銜、督導指導、銷號管理、常態長效”五項工作機制,嚴防運動式“辦實事”,確保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水通暢了,好放水,晚上也不用守水了。” 河上鎮元家村村民元求明看著清澈的庫水順著水渠流進稻田,心裡的石頭落了地。
眼下正值第二季水稻快速生長的抽穗期,及時灌水至關重要。然而,部分灌溉水渠因年久失修、淤泥阻塞,水流速度慢。為了讓自家水稻“喝”足水,村民們常常要在田埂守上大半夜。
為此,該村黨支部書記元江華與村干部及時制定方案,發動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對轄區灌溉水渠進行疏通清理,切實解決了近萬畝農田的灌溉問題。
“通過為民辦實事,我們干部在群眾中的威望提升了,群眾對我們的滿意率也提高了。”元江華說。
服務群眾,為群眾辦實事不僅在崇仁縣基層黨員干部中掀起熱潮,對縣黨政班子領導帶頭“辦實事、抓落實”也提出了明確要求:發揮“關鍵少數”示范引領效應,切實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讓一件件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事得到有效解決。
近日,崇仁縣委書記周國華深入社區調研時,關注到群眾外出不便利、部分居民區公廁條件設施跟不上等問題后,多次現場調度,親自督辦。目前,縣城老汽車站已順利搬遷,城區新建3座公廁,人民群眾出行條件持續改善。
在縣政務服務中心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因地制宜新改建停車場5個,新增停車位700多個,使城區“停車難”得到有效緩解﹔郭圩鄉、桃源鄉等地緊扣蔬菜產業發展,幫助對接農業技術專家,拓寬銷售渠道,解決農戶種植技術短板、勞力缺失、銷售難題等。在崇仁,一件件事關民生的實事,一件件聯動黨群的暖心事,使干部群眾切身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成效和獲得感、幸福感。
走深走實走心,與群眾“零距離”
“之前要跑上跑下,現在一個窗口就可以辦理入院、出院手續,太方便了!”患者鄧女士開心地說道。
崇仁縣人民醫院就患者反映的就醫流程不明晰、辦結程序復雜等問題,及時在門診大樓大廳設立了為群眾辦實事綜合窗口。同時,舉一反三,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轉診轉院相關流程,制定了患者入院、出院、慢病辦理等九大流程,組織全院干職工開展服務流程專題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和水平,不斷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子女不在身邊,他們就像我的家人一樣!”目前,崇仁縣形成了“兜底有保障、普惠有供給、高端有特色”的社會救助及養老服務體系。
縣民政局積極深化社會救助綜合改革,進一步夯實養老服務體系,結合“黨建+社會救助”試點工作,積極探索發展“物資+服務”救助。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經常性開展為老年人服務的主題活動,服務人次達8000余人次,定期為城鄉低保對象、特困對象、支出型貧困家庭、重點優撫對象及脫貧對象中的老年人開展日間照料、上門巡訪、生命體征監測、生日會、精神慰藉等服務。
“學校托管好,終於不用擔心孩子暑期無人照看了!”8月2日,崇仁縣城區8所中小學校暑期校內托管服務全面啟動,有效解決了學生暑期“看護難”的問題。
該縣各中小學校結合本校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和學生實際情況,提供豐富多彩的服務內容,包括作業輔導、音樂、體育運動、手工制作等,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假期。
……
這些都是崇仁縣“全方位”服務群眾,提升群眾幸福感的真實寫照。崇仁縣各職能部門緊盯群眾熱切關注的“身邊小事”,優化服務措施,不斷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提升群眾體驗感和滿意度。
學史力行,實干為民。崇仁縣委書記周國華表示,下一步,崇仁縣將堅持把群眾得實惠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聚焦群眾所需所盼,聚焦經濟社會發展,多辦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好事實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