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好路 農民有出路
——永修縣推進農村公路建設掠影

金秋時節,穿行在永修大地,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宛如一條條舞動的彩帶,暢通了城鄉路網,縮短了城鄉距離,帶動了百業發展。一條條“四好農村路”日益成為40萬永修人民滿意的幸福路和致富路。
“四好農村路”聯四方
“以前,這條路‘三步一小坑,五步一大坑’,開車就像坐搖籃,當地群眾自嘲為‘搖搖路’。”在立新鄉黃婆井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梁業春口中的“搖搖路”即是立灘公路,也是立新鄉進入縣城的主要通道。“如今,‘搖搖路’一去不復返了!”走在新修的立灘公路上,梁業春滿是笑意。
近年來,永修縣在“四好農村路”建設上全面發力。2020年,永修縣總投資2.4億元,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88.6公裡。目前,全縣農村公路總裡程達1822.9公裡,實現了行政村通水泥路率達100%,25戶以上村庄通水泥路率達100%,實現鎮村公交全覆蓋。今年,該縣將繼續投入4.8億元建設“四好農村路”130公裡。
產業興旺富民路
“再也不用凌晨3點起床摘蓮蓬了。”對於門口新修的公路,立新鄉黃婆井村蓮蓬種植戶宋小平感觸頗深。
宋小平家種了5畝蓮蓬。從前,宋小平每天凌晨3時就要下田採摘蓮蓬,到縣城趕早市。如今,路修好了,鄉村美景吸引了許多游客慕名前來觀景、採摘。“今年,每畝蓮蓬比去年多賺了近2000元。”嘗到了甜頭,宋小平准備繼續做大蓮蓬產業。
“過去,有路難行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立新鄉黨委委員、副鄉長袁威說,如何打通與外界的阻隔,讓“山貨出山”,成為當時的一大難題。
2020年8月,全長16.8公裡的立灘公路動工,今年5月正式通車。“我們對路面進行了拓寬,鋪設了柏油路面,安裝了防護設施並進行美化亮化,已達到了三級公路建設標准。”永修縣交通運輸局工程師鄭澗表示,立灘公路的竣工,打通了“出”與“進”的“雙向道”,其紅利可輻射帶動立新、灘溪、雲山等鄉鎮近8萬人口。而這只是該縣修建“四好農村公路”帶來便利、效益的一個生動掠影。
“現在,路好了,帶來的不僅是出行便捷,產業也開始借力騰飛。”袁威說,立新鄉將依托1.2萬畝稻蝦共作基地,利用近郊區位優勢,建設立新龍蝦特色小鎮。同時,發展柑橘、臍橙、蓮蓬等果蔬採摘,打造休閑農業旅游熱門線路,讓群眾吃上“旅游飯”。
勤養細管護好路
公路干淨暢通,沿線青山如黛,紅瓦白牆的民居,綠意盎然的樹木……9月13日,途經梅棠鎮楊嶺村,“暢、安、舒、美”的公路景色令人心曠神怡。
三分建、七分養。近年來,該縣建立完善了縣、鄉、村三級管理養護體系,在九江市率先施行“路長制”,做到了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隨著“路長制”的施行,不僅讓農村公路變得更加安全通暢,“顏值”也逐步提升。
此外,該縣交通運輸部門主動加強與各有關部門聯系,積極開展聯合執法,嚴厲查處違法超限超載運輸及破壞、損壞農村公路設施的行為,深入開展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整治,打造“暢、安、舒、美”的農村公路通行環境。同時,嚴把工程質量關,出台了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質量監督相關制度,規范農村公路管理,提升了全縣農村公路質量安全水平。(鄭文斌 胡傳豐 記者 練 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