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漫卷井岡山——2021中國紅色旅游博覽會亮點紛呈

井岡山上,紅旗漫卷,紅色旋律回蕩。在借鑒歷屆辦會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我省圍繞推進新時代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四個紅博”,亮點紛呈。
“聖地紅博”:主會場從城市搬到紅色聖地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本屆紅博會突破以往城市辦會的模式,將紅博會的主會場和四大主體活動舉辦地均設在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並且舉辦日就定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紀念日10月27日,同時在吉安市中心城區、南昌、贛州、萍鄉設立4個分會場,給參會嘉賓和游客帶來較強烈的歷史感、現場感和體驗感。
這屆紅博會的主題是“萬山紅遍 重上井岡”。“紅”是貫穿其中的主色調,涌動著建黨百年榮光下的紅色熱潮,承載著后疫情時代旅游全面復蘇的熱切希望,象征著紅色旅游蓬勃發展的燎原之勢。紅色是井岡山最鮮明的底色。當紅博會遇上井岡山,紅色這個底色無疑更加鮮亮。
“雲上紅博”:將線下展覽場景搬到線上
充分考慮疫情防控和市場需求,本屆紅博會將線下的展覽場景搬到線上,首設“雲上紅博”,構建新型展會形態,實現“一鍵上雲、百企同台、千品同展、萬人同觀”的拓展效果,打造“永不落幕的紅博會”。
此屆紅博會搭建了5G雲上3D展館,通過創意H5、互動游戲、雲直播等新形式,打造可互動、可分享、可體驗的傳播產品。主辦方充分運用動畫、短視頻、航拍、衛星影像、雲直播等新形態、新技術、新應用,使網民不受時間、區域、平台等限制,可隨時隨地沉浸式瀏覽和體驗本屆紅博會。即使沒到現場,公眾也能“雲”上逛展,感受紅博會的別樣精彩。
紅博會還推出了“小號手”IP形象,並將微信表情包等多樣化的文創產品運用在線上線下不同場景,讓紅色文化符號走進大眾視野,形成長久的傳播效應,更讓紅色文化在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人中廣泛傳播。
“科技紅博”:酷炫科技帶來全新體驗
科技元素是本屆紅博會的一大特點。紅博會展覽環節首次在戶外舉辦,以“星球艙”“復興號”“大飛機”“磁懸浮”快閃店等造型呈現,致敬新時代中國的科技成就和建設成就。
“戴上VR虛擬頭盔,坐上傳感騎馬機,可以身臨其境感受龍源口大捷偉大勝利的現場。”“結合景區的紅色故事,在游玩的同時進行情景還原,從而對紅色文化內涵有更深入的了解……”本屆紅博會聚焦旅游高質量發展,設置了旅游科技展區、文創展區、鄉村振興展區。特別是多家特色旅游科技企業踴躍參展,帶來優谷朗讀亭、AR課桌、VR騎行、3D打印、全息影像等創新裝置,豐富了游客體驗。這不僅讓嘉賓的現場體驗感和參與感更強,也展示了紅色旅游與新科技的融合發展成果。
“創意紅博”:首開夜間游覽,打造“星光集市”
本屆紅博會,通過一個個富有創意的活動,打造了一場別樣的紅色文化盛宴。
文藝晚會創新交響“音詩畫”演繹手法,依托贛湘豐富紅色資源,以情景表演為串聯,融合話劇表演、歌舞表演、合唱組唱、配樂詩朗誦等藝術手法,全景展現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講好贛湘紅色故事。
首次實現紅博會夜間游覽,重點打造“星光集市”,延長觀展時間,推出夜間演藝,與井岡山景區夜經濟相融合,包括湘贛邊24個縣(市、區)在內的20多場紅色文化演繹推介節目、30多種農產品展銷,還有形式多樣的夜間紅色旅游體驗項目,增強游客的參與性。(記者 龔艷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