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豐實施“種養一體化” 做強生態循環經濟

近年來,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結合本地產業發展實際,通過實施“種養一體化”、培育引進一批大型現代農業企業,不斷豐富鄉村經濟業態,做強生態循環經濟,有效促進土地資源循環利用和鄉村全面振興。
日前,筆者在太和鎮店前村南豐天農食品有限公司看到,140多畝標准化養豬廠房一字排開,自動喂料系統、智能溫控系統、高壓沖洗系統等配置應有盡有。養豬場周邊則是這家公司發展的600畝精品桔園,工作人員正在操作懸挂式水肥噴淋系統,對蜜桔進行澆水灌溉。該公司將生豬糞污資源經處理后來澆灌桔樹,既減少了污染,又提升了柑橘品質,實現了養豬種果雙豐收。南豐天農食品有限公司種植部經理傅莉斌說:“這種新型的模式相較於傳統的種植模式來說有幾個好處,一個就是在投入成本上,能夠提高我們的經濟效益﹔第二個的話在環境處理上,它能減少一定的環境污染,有一定的生態效益﹔第三個呢這種新型模式的推廣,對於我們整個南豐的支柱產業,蜜桔產業來說的話,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能夠提高我們的產業效益。
南豐天農食品有限公司是南豐縣2020年引進的“5020”項目企業,項目總投資20億元。公司按照“公司+基地+農戶(家庭農場)+蜜桔種植”模式,規劃建設5個8500頭種豬場、4個肉豬年出欄2萬頭示范場、1個年產7萬噸有機肥料廠以及1050畝南豐蜜桔精品園等相關配套設施,著力打造種豬繁育、商品豬、飼料生產、肉制品精深加工及優質品牌豬肉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全產業鏈項目投入生產后,年產值預計可達100億元,將帶動全縣1000人以上就業。南豐天農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永峰說:“我們按照‘三高’‘三全’,就是高起點高技術高標准,全產業鏈全循環全生態的理念進行管理。對豬場進行全封閉式管理,自動化程度相對來說比較高,8500頭的母豬場隻需要48個人全場操作,節省了人力,同時,生豬生產的糞肥經過發酵后返田利用,干濕分離,達到灌溉的標准,以此在生物安全上得到有效的保障。”
作為一個農業大縣,該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注重與南豐蜜桔、龜鱉兩大農業特色產業銜接互補,橫向集聚、縱向延鏈,不斷激發鄉村內生活力和強大動力,引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同時想方設法招引規模化生態項目融入到興業富民實踐中,打造覆蓋農、林、牧、漁等全產業鏈的生態循環農業,走上了龍頭企業引領,農業循環經濟與生態資源開發並駕齊驅發展的快車道,使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齊頭並進、融合發展,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產業增效。截至目前,全縣共有34家相關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實現了果沼畜“三位一體”有效對接的生態農業循環模式。(朱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